月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奋斗在八零年代 > 第 87 章

第 87 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了陶瓷厂之后, 郑通他们已经把煤火炉生上了,煤球就放在他平时对账的那个房间。

“他们俩人呢?回去了吧?”安橙问。

他说的是松波和建南,当时让他们跟批发市场这边的人说一声就行,然后回衣服店忙活去, 不用再等他。

“回了,刚把煤球卸下来就走了,我说留他们在这吃饭呢, 他们也没吃。”白亮道。

“驴车呢?”

“放陶瓷厂棚子里呢,放心,没让它淋着。”

安橙点点头,让司机和卸货的先坐在这边歇一会, 然后他去隔壁陶瓷厂看看有没有饭。

“哎对了, 你们吃了吗?”安橙问司机他们。

“吃了,我们刚才在路边吃了顿面条。”

“那行,你们先在这暖和着, 一会要去的地方有点远, 挺冷了。”

交待完,安橙去陶瓷厂那边。

“安成,过来了?”老杨在他屋子里喊道。

隔壁搬煤球那么大动静, 他自然是知道的,火还是他帮着生的, 因为白亮跟郑通他们都没用过这种烧煤球的火炉, 他还指导了几句, 说了些注意事项。

“嗯, 老杨,厨房还有剩饭没有,好饿。”安橙走到门口。

然后他发现,老杨居然也生了火炉,不过他这个火炉像是自己弄的,烧的不是煤球。

“厨房?你去看看,估计正在刷碗呢。”

“好。”

安橙听了,赶紧跑过去:“阿姨,还剩的有饭没有。”

做饭阿姨正在刷碗,她转过头:“没了,你咋这个时候还没吃饭,要不你等等,我给你下点面条。”

“那行,麻烦你了阿姨。”

“不麻烦,好些日子没见你了,好像白了点。”阿姨很喜欢安橙:“就是有点瘦,多吃点,一会给你再炒俩鸡蛋。”

“好,我一会过来。”

安橙整个人缩在大衣里,小碎步跑到老杨屋子里。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感觉这一会好像是起风了,一个裹不紧,冷风瞅准机会就嗖嗖的往里灌。

他站在门口把脚上的雪跺了跺,然后走进去:“开始起风了,要把门关上吗?”

“把一边门关上就行,要不还得开灯。”

安橙依言关上半边门,然后走过去:“这是啥,兔子?”

老杨正在捏存钱罐,手上这个看样子像是兔子。

“没错,十二生肖存钱罐,就差这个兔子还有龙,就凑齐了。”

“这么快?”

“捏好的都在那边放着呢,你先暖暖身子,一会吃了饭过去看看。”

老杨说的‘那边’,是隔壁棚子,天冷之后,葫芦娃们就挪到了那里面捏泥,估计那里面也生上炉子了。

“行。”安橙点点头:“本来想着昨天过来的,谁知道这回降温我没抗住,居然感冒了,歇了一天总算歇回来了。”

“你这是因为在山上累着了吧?”老杨道:“那个时候估计就没休息好,这一碰上温度变化,就病了。”

“也对,在山上我是没怎么睡好过。”

“有时候我还真挺佩服你小子的。”老杨捏好了兔子,站起身:“那么远的地方,说去就去了,结果还没白费劲,真把朋友给找到了。”

“嘿嘿,这没啥。”安橙相当谦虚:“还有个事,这眼看着还有一个多月就过年了,你这边准备什么时候放假?”

“这个啊,往年一般是腊月二十二就关门停业了。”老杨道:“怎么想起问这个,你觉得呢?想什么时候给他们放假?”

安橙摇摇头:“我就是不知道早点好还是晚点好,所以才问问。”

“嗯,二十三就是小年了,提前一天放假,他们好回家准备准备。”

两人又讨论了一下十二生肖存钱罐的细节,没坐多大一会,阿姨就来喊安橙吃饭了。

“那我回去了。”

“嗯,下着雪呢,路上慢点。”

安橙去厨房,阿姨给他做了鸡蛋面,热乎乎的两碗面下肚,这才感觉彻底暖和了起来。

跟阿姨打了招呼,他便到批发市场那边去。

他先大概指了个路,然后拖拉机走前面,他在后面赶驴车。

安橙把驴子牵过来后,司机对他道:“王堂镇我们也去过,不过黄土村倒是不大知道,你们那边应该很少有买煤球的。”

“是的,我们那不管是做饭还是取暖,烧柴火的多,家里的棉花秸秆和玉米芯够做饭了。”

“其实还是烧煤好,也费不了多少,你烧烧就知道了。”

司机这番话,让安橙对黄土村的经济情况有了一个清楚的认知。

黄土村,是真的很穷,除了穷之外,还没有通电,交通不便。

黄土村以前最有钱的应该是村长家,因为村长家里能一下子掏出来两千块钱娶媳妇。

不过从方安成的记忆来看,村长家看着好像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虽然院墙是用砖砌的,但是房子还是那种瓦房,也没有说盖个两层什么的。

以前看书上说,这个年代的农村,一般只会有一台电视机,晚上大家就围在一起看。

但是安橙在买家里那台电视之前,村里可从来没有组织看过电视。

一方面还是因为没通电,另一方面大概是因为村长也买不起。

花两千娶个媳妇可以,但是花好几百买个电视,可真是不舍得。

所以现在黄土村最富裕的应当是就是自己了?毕竟他买电视机的时候眼睛眨都不眨,就为了看个天气预报.....

倒不是他特别有胸怀什么的,不过自从挣了钱之后,他心中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带着全村人发家致富。

想想就很有成就感。

现在服装厂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规模本身不大,没办法带动太多人。

就看蔬菜大棚的了,如果一切顺利,带动村里人每家腾出一亩地来种菜,效益肯定可观。

-

雪一直下个不停,虽然是小雪,但也耐不住它一个劲的下。

到了黄土村,拖拉机的声音依然吸引了前排的村民,他们从放屋里院子里出来,远远的看着。

不怪他们见识少,只是村里还没人买得起拖拉机,如果有拖拉机进村,大家就很是新鲜,想看看这车没人拉没人蹬,到底是怎么走的。

再就是看车上面拉的是什么,是往谁家拉的。

这回拖拉机照旧等在村口。

虽然下雪天拖拉机也走的很慢,但是再慢也比安橙的驴子快上那么一点点。

似曾相识的场景,让村里人有些恍惚。

要不是天上下着雪,天也冷很多,说不定会以为是自己穿越了呢。

这回围观的人虽然不多,但是围观的,肯定是好奇心重的,也是上次围观的主力军。

他们都聚集在村子离路口最近的那排房子的屋檐下,相互唠嗑,然后眼睛瞧着拖拉机。

等安橙赶着驴车走近拖拉机的时候,人群诡异的静了几秒钟。

“那不是方家的小子?”

“是啊,他这回又买的啥?”

“谁知道,上面盖着塑料布呢,会不会又是缝纫机?”

这个猜测一出来,有好几个中年大妈都心下激动。

之前方安成拉缝纫机回去的时候,她们以为是留着方家自己用的,谁知道是要开厂子。

当时方刘氏找了她们,说缺会用缝纫机的年轻媳妇,如果她们家媳妇愿意去的话,到时候就在他们家院子里干活,一个月给发高工资。

当时她们都给拒绝了,家里的厂子,哪能挣到钱呢?谁知道靠不靠谱。

再说了,媳妇们都要在家做家务带孩子,要是媳妇一整天待在别人家的院子里,要媳妇还有什么用?

别到时候钱没挣多少,家里的事也给荒废了。

虽说方家两口子的人品都不错,但是这件事毕竟听着有点像画大饼,说的好听。

可是上个月,她们眼看着那几家去干活的媳妇带了十几块钱回去,给家里人添置了好些衣裳,买了好些好东西,把她们羡慕的不行。

过去人家家里一问,原来方家的那个厂子虽然不大,但是生意好着呢,方家的那小子平时看着不吭声不太了解,但实际上人好的没话说。

这才急了,去方家一问,人家已经不招人了,只能心痒后悔了。

这几个大妈被方刘氏问过的大妈家里都是儿媳妇,没闺女,不然早肯定活动活动,把闺女给嫁到方家去。

不过它们不知道的是,方刘氏当时就是捡着没闺女的人家问,毕竟她当时以为安橙有女朋友,怕招年轻姑娘,他女朋友再不乐意。

现在这辆拖拉机,又让她们燃起了希望。

如果下面也是缝纫机,那不用想,肯定是他们家要扩大规模了。

多一台缝纫机,就意味着可以多招一个人。

“谁去问问那孩子?”一个大妈问:“问问他拉的是什么,要是缝纫机的话,咱们找他说说去。”

“我去我去。”一个大妈率先挤开人群,然后奔进雪地里,迎面往安橙那边走过去。

安橙赶着驴车走在前面,拖拉机在后面跟着,安橙看着那边有一群人就感觉不大自在了,这是又被围观了?

然后他眼看着一个大妈在路中间小跑着过来,他赶紧停下。

“婶子,你慢点,路滑,当心摔着了。”

“没事。”大妈收一摆:“安成啊,你这拉的是啥?”

“这个?是布料。”

安橙以为她问的是自己驴车上拉的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