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提亲(1 / 2)
“二姐,东村的严秀才什么时候才来提亲啊?”徐二宝藕节手捧着肉乎脸,像极了年画上的娃娃,他坐在小凳儿上眼巴巴地望着徐腊月,哀求道,“二姐,我想去学堂念学。大胖和二狗都在念学呢,我也想去……姐,你就让严秀才快些来提亲吧。”
听二弟说起了自己的心上人,徐腊月忍不住脸上微红。
她想了想,停下手里的针线,在脚边的竹篮里摸索了半天,这才嚅嚅地答道:“快了,快了。我晌午就去问他。”
闻言,徐二宝笑眯了眼,仰着脑袋抚掌欢笑:“好呀好呀,看来我也能去学堂啦!”
见徐二宝笑得纯真,徐腊月看在眼里,心里想着严秀才,也觉得甚是甜蜜。
一想到她未来的夫君那般斯文清秀,又是那样的文采风流,真真儿羡煞众人--她徐腊月何德何能,竟能嫁给这样谪仙般的男子!
……
当徐腊月咬断棉线,做好针线活的时候,已至晌午。
这会儿,徐家已成年的男丁不是忙着种地便是在作坊里干活儿,徐母林氏一大早便挽着幺女腊雪去镇上买彩线,估计要傍晚才回得来。
家里除了二宝便只剩下闭眼抱窝的母鸡,徐腊月给二宝热了热早上的馍馍,便在他的催促下往东村去了。
徐家在明月村的西边,离严秀才家尚有一段脚程。徐腊月挎着竹篮在乡间小道上轻快地小跑,微圆的脸跑得通红。
直到她走得有些累了,才来到一片树荫底下。她刚放下竹篮想要歇歇脚,却想到这会儿四邻八舍的婶子们吃完晌午饭也该出来闲话家常了,若是瞧见了她,恐怕又要拿她打趣了!
她只是个土生土长的乡下丫头,若是被人打趣了笑嘻嘻两句搪塞过去便好,可她就快与严秀才谈婚论嫁了,自然要变得稳重些,才好与他挣面子。
徐腊月发了狠,一咬牙提起了竹篮。她也顾不上歇息了,紧赶慢赶地往东村严秀才家奔去。
午后的日头是一天里最大的,徐腊月顾不上炎热,只是偷空儿抹了抹额头上的汗,脚上却是一刻也没有停下。
严秀才家在明月村的最东边,东边没住几户人,严秀才又不擅长经营,原本只是个冷冷清清的所在。
自从徐腊月常来严家帮忙打理后,严家小院衬着原主人严秀才的清雅,竟有了几分书香田园的味道来。
徐腊月轻车熟路地推开严家的院门,沿着幽径旁清香袭人的茉莉花绕了一圈,似乎连带她也沾上了茉莉花的香气。
她双手紧捏着粗糙的篮子边,狠狠吸了几口气,这才走进了严家书房。
严秀才最是个孜孜不倦的,这个时辰,想必他正在书房温书吧?
徐腊月推开门,却瞧见书房的桌案前并没有人,倒是角落的床榻上歪着个人影。
“严郎……”徐腊月把篮子放在门口,怔怔地走过去,这人不是严秀才又是哪个?
她微微皱了眉,脱口而出:“严郎,你没温书么?”
严秀才冷冷瞟了她一眼,不说话。
“严郎,你不是说要专心准备明年的乡试吗?怎么又……”
“聒噪!”
徐腊月面色一白,连忙闭了嘴,规规矩矩地站着。严秀才只是个读书人,下地干活还没她有力气,可在他跟前,徐腊月就是有种说不上话的感觉。
严秀才掏了掏耳朵,目光冷淡地打量着徐腊月。
时值七月,徐腊月却还穿着四五月的衣裳,又偏是半旧不新的青灰色,上面绣着一串红艳艳的桃花,在汗水的浸润下显得有些掉色。
他知道,那红艳艳的桃花下面,是几块寒酸的补丁。
严秀才摇摇头,心里叹息,俗,真俗啊!她的脸本就生得圆润,眉眼虽然不错,可她这么一打扮,整个人瞧着,甚至连清秀都算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