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走出国门,国际品质(3/4)(2 / 2)
虽然前面的“故事”大多是胡扯,但齐政对于嘉谷实验室研发团队的赞赏是实实在在的,毕竟,自己开挂只能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原料,稻米油却是变不出来的,真的是靠技术人员一手一脚研发,攻克了无数的难题,才有今天的成功。
要知道,原时空是金龙鱼率先取得稻米油生产和登陆岛国的突破,但这个时间是在近十年后;由此可见嘉谷实验室的那群挂逼,在“万念归一阵”集中注意力的开挂下,有多牛叉了。
记者不禁感叹道“也只有这么棒的技术团队,才支撑得起嘉谷稻米油,去和拥有一百多年稻米油研发历史的国家同台较量啊!”
齐政抿抿嘴,缓缓道“其实这也是我们逼自己的。只有与真正的国际品质同台较量,才能检验我们的品质。赢了,没什么,这条路继续往下走;输了,知道自己输在哪了,更要继续研究下去!因为我们只想给老百姓最好的。”
记者笑道“现在看来,嘉谷稻米油能远销海外,折服稻米油发明国,就是对中国稻米油品质的最好认可了。对了,嘉谷稻米油登陆岛国的过程顺利吗?”
齐政轻轻摇头“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大家都知道,岛国人有一种‘国产信仰’,认为自己国家本土出产的东西品质是最高的。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他们对产品的用心程度。但正是他们拥有的这种高度自信,外来的品牌很难打动岛国的消费者和市场。”
齐政默默腹诽道,小岛国甚至自信到想将核辐射污染区出产的大米按照高出本地售价三倍的价格出售到沪市等地的高端市场,说“想看看中国消费者的反应”,这还能说什么呢?
岛国社会对新生事物的态度从来是充满疑虑的,他们从内心深处抵制改变,在新生事物的一百条优势面前,岛国人会用“可能不安全”和“暂时用不惯”来明哲保身。岛国食品安全的严苛更是举世皆知。
齐政举了个例子“要想让嘉谷稻米油进入岛国市场,相应的岛国米油协会无疑是最佳切入点。
几经周折,我们的代表见到了岛国米油协会的会长。会面时间并不长,他如数家珍地介绍起了嘉谷稻米油的优点。岛国米油协会会长只是礼节性地点头示意。
最后,当我们的代表提及嘉谷稻米油有出口到岛国的想法,那会长只是笃定地说了一句‘不可能’!”
记者听得入神了,下意识问了一句“然后呢?”
……
超级农业强国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