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从道果开始 >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千二百年!【第二更,求月票!】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千二百年!【第二更,求月票!】(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七大仙宗当年为了缓解矛盾,选择对邪神开战。”

“十年后,战争平息。”

“各宗之间的裂痕却更加明显。”

陈季川摇摇头。

他已经斩杀了四神,得到了四件上古神器,剩下三件的争夺必定更加激烈。

他不准备再参与了。

这些年。

他靠着纳甲筮法,能掐会算。又有血光返照太阴神镜大法,探察一绝。再有风雷诸天大遁,速度无双。

不论是追踪还是尾随全都不在话下。

算上这一次的雷林,蛮荒七神中已经有四位死在他的手下,四神手中的上古神器,也落在他的手中。

每每战斗结束,其他六宗,如皇甫端、崔定山等人才姗姗来迟。

“独得四件,已经是众矢之的。”

“余下三件,就让六宗狗咬狗。”

不论是他,还是补天宗,现在都没有一己之力对抗其他六宗的能耐。

刚好。

如今剩下的三神,分别为风神汉布里特、雷神里尔蒙斯以及光明神斯图尔特。

这三尊神灵都擅长速度,又有上古神器在手,可不好对付。

“四件神器,足够我参悟好一阵子。”

陈季川取出四件上古神器,在跟前一字排开

重岳之戒。

冰雪皇冠。

黑星神剑。

火鸦沙杯。

“全都是四阶法宝。”

“可惜跟正常仙道法宝的体系不同,只有神力才能催动。”

陈季川看着四件神器,有些欣喜,又有些不满足。

神灵炼制的神器,算是特殊类别的法宝,只有修行特殊法门的修士,也就是走神灵道路的才能操纵。

陈季川等仙道修士得来,除非舍得消耗从神灵身上炼化得来的神力,又或是置放数百上千年,使它们自行吸收天地元素,积攒力量。

正常情况下根本没法催动。

“不过。”

“这四件神器的价值不在于用以对敌。”

陈季川拾起重岳之戒。

法宝:重岳之戒

品级:四阶

说明:玉兰大陆上古神器,由大地之神斯特顿,赐给从神辛普森带入蛮荒。此物蕴含大地法则中的大地脉动与重力空间两种玄奥,催动之后,可以裂地开山,可以激发重力领域,操控一片空间内的重力大小。

这枚重岳之戒来自于大地之神,威力不用多说,就连陈季川都险些吃了大亏。

但是跟它的威力相比,戒指中蕴含的玄奥价值同样不浅。

“若是修行五行中土行法门的修士得到这枚戒指,日夜参悟,道行法力必定能突飞猛进。”

与仙道法宝相比,神灵更喜欢将天地间的各种规则玄奥炼入神器当中。

因此仙道法宝威力强大,却很难参悟。

而神器威力相对较弱,可是却能够为神灵指引前路,引导修行。

前者精细,玄妙。

后者粗放,直接。

对仙道修士而言。

掌握一件高阶法宝,战力能有翻天覆地的提升。但若是掌握一件高阶神器,则不论作战能力如何,其必定是一件修行至宝。

“我身上只有太阴元磁潜行大法跟土行稍微沾边,重岳之戒帮助不大。”

“待回了太姥山,可以再去一趟锁龙井,将拥有翻山甲血脉的搬山道人身上的六丁开山法学到手。借助重岳之戒进行参悟,必定事半功倍。”

陈季川原本觉得自己身上术法已经够全面,可是现在才发现原来还有不足:“五行术法相生相克,我若全都掌握,今后对敌时灵活运用五行生克之理,必能战无不胜。”

比如当初在试剑峰上一战,翻江真人一手水法,陈季川若修行有厉害的土行术法,对付起来就能更加轻松。

再比如他之前对付火神雷林。

要是能有一门厉害水法,又能自如轻松许多。就用不着又是大罗天袖,又是七星剑图的。

特别是七星剑图。

对付雷林之所以显得吃力,跟这门术法也有些关系。

火克金。

先天相克的情况下,陈季川用七星剑图去打火神雷林,太吃亏了。

也亏得他术法造诣极深,再加上有大罗天袖在手,并且这火神雷林本身丧失信徒、接连逃跑,实力折损大半。

才将这克制给抵消。

五行术法中。

陈季川的七元解厄如意天罡分光剑诀算是金行。

大罗天火为火行。

眼下还暂缺木行、水行跟土行。

“四件神器中,有重岳之戒跟冰雪皇冠,可以先从水、土二行着手,木行放在最后。”

蛮荒一战告一段落。

接下来。

陈季川会将精力多放在修行上,术法是一方面,修为本身也很重要。

“我如今的修为还差了些。”

“等再过些时日,晋升六重天后,就去六号地窟闯一闯。”

如今五号、七号地窟被七大仙宗拿下,逃亡的邪神掀不起风浪。

与之相反。

六号地窟完全被邪神占据,邪神遍地,陈季川想要更进一步,继续磨练自身,在不能前往邪神世界的情况下,六号地窟是个好去处。

“遍地皆敌,正合我意。”

心中定计。

陈季川也不着急,一切按部就班。

一边在蛮荒边地修炼,一边杀逃亡的邪神,同时坐看六宗为了三个邪神、三件神器而奔忙不止、冲突不断。

修行方面。

陈季川在离开二号地窟时,晋升五重天就已经有二十年。

回到太姥山后。

在山中待了五年,之后出征,在蛮荒征战十年。

这前后就是三十五年。

期间刻苦修行。

在太姥山时,时常向门中太上长老、各位殿主、传功长老等请教论道。

偶尔还会去传法殿的讲经馆、宣道院给补天宗弟子们讲课,跟传法殿长老们切磋交流。

大部分时间又泡在藏经阁中,遍览典籍。

五年下来,底蕴沉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