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夏灾(2 / 2)
喜乐点头应是。
彰茂宫。
三皇子秋绛前去请安。
秋绛将当下朝中所发生的事,事无巨细一一向贤妃禀报。
贤妃给窗台上的秋菊洒着水,悉心照料,耳朵听秋绛所言。
事说完后,秋绛苦闷道:“母妃,您说这次北边干旱南边洪涝,父皇为何只派了太子和天策府的去,他对太子委以重任,是不是还想着传位于他?为何没派儿臣去做。”
贤妃将洒水的琉璃壶搁在窗台上,转身看着他。
“你父皇此次派太子去,并不代表就看重他,从南往北调水是个辛苦活儿,你身子骨弱,你父皇是为你着想。而且南边洪涝死了不少人,他怎舍得让你去以身犯险。”
“如此说来,好像是这么回事。”秋绛凝重的神色稍稍放松。
贤妃交代道:“这些日子,你再没去打扰北晚吧?”
“儿子谨遵母妃教诲,饭局一事过了之后再未去过。”
“不去便对了。”贤妃转过身,拿起琉璃壶继续洒水。
秋绛对北晚这个人是又怕又恨,饭局一事虽过,但此事却像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咽不下去,吐不出来似的,每每去聚雅斋与大臣吃饭,这刺便会在喉咙中隐隐发痛。
“母妃,您现在对北晚怎么看,您觉得她还有复位的机会么?”秋绛问道。
贤妃浇花的手顿了顿,她道:“对于北晚,不要踩
,也无需去巴结。依我看,皇上暂时没有要复位北晚的意思,但也先别招惹她,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上次便是给你最好的一个教训。”
“母妃说的是。”
…
几场秋雨过后,将大地的暖意浇灭下去。
宴七娘整个秋日都在梨玉山上,和药女香玉学习药理,临走时给北晚丢了一本练鞭的本子。
宗无楼还是一如既往的在夜晚的雾雨林练刀,身上还是穿着那身灰蓝色的薄衫子,并不觉冷。
申屠刹每日酉时雷打不动的来找北晚去练拳。
阴黎青带领天策府的弟子困在南边回不来,春末夏初的洪涝刚止住,秋季的雨势犹如打翻了王母娘娘的洗脸盆,洪涝再次袭来,冲毁辛苦建起的堤坝。
此次的洪涝比春雨后的洪涝更为严重,受灾面积加大,难民增多,死亡人数也一直在飙升。
北晚听闻这些消息,只得紧紧的捏住拳。
皇帝下过令,无召不得入宫面圣。
她不能进宫献策。
“铃铛,你去大理寺将宋大人请来。”北晚吩咐道。
午后,宋允席和段葭来天策府拜访北晚。
两人在院中见到北晚刚要施礼,北晚抬手道:“免了。”
宋允席与段葭对视一眼,一起看向北晚。
北晚道:“时间紧迫,我长话短说。此次洪涝受灾面积广,阴黎青一人应付不过来,当地治水的官员迟迟想不到应对政策,我看过一些记载治水的书籍,也是古人实际用过的,加之我自己的想法,应对此次的灾害有一定效果。”
“北大人请讲。”宋允席正色道。
“其一,加固河流湖泊的堤坝,开渠引流,分散洪涝所带来的冲击力与摧毁力。”
段葭一听,心中一动。
“其二,在可能发生山石滑坡的地方设立警告,或者干脆封路,将山上、山脚下、河流旁的百姓安全转移,防止山体滑坡造成百姓伤亡。”
北晚说着,宋允席拿着纸笔认真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