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皇室混混 > 第110章第百一十章&nbsp&nbsp&nbsp 第百一十章 ……

第110章第百一十章&nbsp&nbsp&nbsp 第百一十章 ……(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百一十章

每一个朝代都有属于每个朝代的才子, 吟诗作赋样样精通。但是他们这样敏感的心思, 却不见得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会当官的人可以不会吟诗作赋, 但是也有不少也有才子。但是只会吟诗作赋的才子,绝对不是可以当好官的人。

而且在这一场考试当中, 就已经看分辨出来高低了。心思敏感的才子们, 每天醉生梦死, 怨天怨地。恨这个时代的不好, 恨自己的时运不济。

最近京城的八卦, 都被这些“戏精”才子们给承包了。这些有名气的才子, 以为他们这几首酸诗,备受关注。

极少数的举人,把别人的吹捧,当作真事了。几句酸诗更是吸引不少的少女少年们的吹捧。

这部分中二病晚期的少男少女们全部都觉得,全天下没有理解自己的人, 只有这些诗人是最理解自己的, 写出了自己的心声!

于是直接将这部分的酸诗作者, 给吹捧到了天上。觉得是自命不凡,上天不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现在他们正是受苦受难的阶段。

满肚子的忧愁, 怨恨天妒英才, 整个朝廷就没有好人, 满朝的尚书最顶级的官员, 故意的欺负他们这些有才人士!

京城的老百姓们, 就本着看热闹的心理,对于这些经常穿着薄衣服在高楼上面吟诗作赋,痛哭流涕,时不时的喝几坛酒,醉醺醺的卧倒在路边。

可能别的地方老百姓们,对于这些书生会有敬重心理。对于他们所做的一些事情都可以原谅,只要不伤及无辜,伤及自己的利益。

但是京城的老百姓,谁家的儿子没有去上过学读过书。谁家没有那么几个当官的亲戚朋友,对于考完试还给别人添麻烦的这部分的书生,京城的老百姓都要烦死了!

“咋还不走呢?一点都没有耽误别人的想法吗?昨天又吐了我的摊位面前了。真让人生气!”

“我家也是店面里面好多吃霸王餐的人!送人家去官府,人家还有理的呢!”

“就是就是,我们家的姑娘都不舍得让她去大街上逛街。这些没有品德的书生,幸亏没有考上进士!要是他们考上了进士,指不定成为贪官污吏呢。”

老百姓们真是想埋汰一个人,真的是恨到骨子里面去才会说出来。

同时京城的老百姓才是最爱的,陈氏皇朝的人呢。对比全国上下的百姓,他们永远是最受利益的存在。所以讨厌这些书生针对皇室。

但是这些话,他们都不能当着书生的面去说,万一上天不长眼真的让这些才子当了官,民不与官斗。所以现在只能老老实实的背后嘀咕。

而还有一部分扮猪吃老虎的考生,从这次的会试中,以及和自己的家族族长等长辈进行沟通之后,他们觉得这都是一次机会。这次改革之后,以后可能都会进行改革科举。

家中有底蕴的考生,尤其是有当官存在的长辈。都知道,当官可不是仅仅吟诗作赋就能当好官了。

当一个国家是否昌盛的时候,就看录取的人员以做实事儿的人为主,还是风花雪月的人为主。

陈氏皇朝这次会试已经向全天下的百姓们还有考生们,表达出来国家快速发展,需要各路人才,目前求贤若渴了。

每一位考生想当一名好官,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当好官的,可得是一名全才。而现在这一次改革中的会试,慢慢的已经调转了方向。部分的考生已经能感受到国家的开始转变了。

不知道这种转变是好是坏,感觉这项是国家再慢慢的给“变革”。只是这种变革悄无声息,慢慢的渗透到全国。

极少数的聪明人已经察觉到了这一点,但是还是普通的大众人数最多。于是能做到的选择只能顺应潮流,争取保全自己家的利益。

……………………………………

皇宫中,3000多份考生试卷,没有一个人是全部答完的。这就是相当说所有的官员必须将卷子看一个遍。

看卷子看到晕晕乎乎的官员们,哪还能分辨出来,哪一个是谁自己家的人了。

而且一张卷子由六部官员审核,每一个官员都负责自己管辖范围的试题。根本没有机会去看这是谁的卷子。

而且背后时不时的出来一名皇子在背后监督。所有的官员也不敢有任何的疑义,只能实事求是的看卷子。

而能当官的都不是傻子,判卷子的时候,他们就发现了很多问题。有的吟诗作对的人,可能算术题就做错了,根本就不擅长一些实事问题。

还有一些有记特殊才能的考生,就是特别不会作诗。但是他们拥有着算术或者是其他方面的才能。对于这次的考试,这部分的考生本来以为自己是没有希望考上进士。

但是没有想到这部分的考生正好在考试当中碰到自己喜欢做到的题。

有的考生对于治水相当有了解,有的考生对于算术,对于财政非常的精通一看就是家族里面世代经商的。

还有的考生也因为身子弱,没有去当武将,但是对于排兵布阵非常的有想法。……

挖掘到了非常多的专项人才,还有极少数全科人才。

在所有卷子看完之后,再由所有的皇子和六部尚书,站在御书房就开始大声的吵吵。争辩300个进士名额到底有哪些考生。

六部尚书脸皮厚起来,皇子们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六部尚书都知道了皇上的用意,可能他们揣摩的意思更加的深远。至少在陈青帝在位期间,整个国家会发展的更加的稳定。

所以也无所谓从龙之功了,有几位尚书逮到皇子们就开始怼。在商场官场中沉浮多年的几位大臣,对于官场中的事情相当了解。

以太子为首的几位皇子,天然的地位,他们所看事情的角度也不同。

“工部尚书,这一名考生,他所写的治水内容非常的详细。而且照着他所说的这种方法去做,可能未来陈氏皇朝都不会再犯水灾。为什么他的名次会这么低?”

太子殿下别看已经熬出黑眼圈来,但是精神十分亢奋。

工部尚书不慌不忙的说话,说实话,眼神里面却透露出对于太子的看好。但是并不妨碍他直接怼太子。

“太子殿下,治水乃是历年甚至是几千年的问题。这名考生他所说的问题非常的好,但是是最理想的状态,他没有考虑到治水需要多大的精力。难道让全天下的老百姓都去做苦力吗?”

“这个方法说的是一劳永逸了,但是真的是这样的吗?自古水火无情。难道就为了未知的危险而放弃现在老百姓们的安稳生活吗?谁又能保证这个方法就是正确的!他又不是纸上谈兵吗?”

工部尚书不卑不亢,却将所有的问题都说出来了。

太子殿下低头想了想自己确实有一点,太过着急了。不过既然公布上述,能直截了当的告诉自己这件事情,太子殿下也不生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