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2 / 2)
沈望有些急了,连忙抓住沈瑞的手:“你…你可以留在国公府,太…太爷总是念叨你,大娘也想你了……你要是不回去,就是不孝!”
沈瑞不禁失笑:“宴眠,你还是一如既往,一点没变啊。”
“我…我当然!”沈望顿了顿,有些气馁,却还是狠狠地说道:“就…就这么定了 ”
沈瑞抽回自己的手,却也不和他争,只温和的笑了笑:“好。”
沈望的手指微微弯曲着,停在半空,好一会才收回来,而后默默地点了点头。
云念归回来的时候,就看见这微妙的气氛,不由皱了眉,却也没问什么,只是揽过沈瑞,笑着往前走:“走,我们去挑贺礼。”
沈望跟在后面,不由双拳紧握,眼里闪过一丝晦暗不明的阴翳。
挑贺礼的过程还算顺利,除云念归和沈望的拌嘴吵闹之外,便再无其他风波。三人把贺礼放在店里,择日再来取。
望着眼前的国公府,沈瑞暗暗叹了口气,自己已经数年不曾回来过了。沈望见此,忙起头带着沈瑞往里走。而云念归,早就被沈望遣回去了,当然,他也是看在沈瑞的面子才这么听话的。
国公府早年就分了家,分出昭武侯,宣德侯两股,而沈瑞的母亲依旧留在国公府,侍奉老国公。
大夫人看见自家儿子回来,还有些不相信,再三确认后立马上前抓住沈瑞的手:“瑞儿,你终于回来了,你眼里还有我这个娘”
沈瑞没说话,只定睛看着面前的母亲,一别数年,母亲头上已有银丝,哪还有当年铿锵坚韧的模样
到底是老了……
南国公闻讯也赶来了,看见沈瑞先是激动,后有拿出拐杖就往沈瑞身上敲:“沈瑞!你还知道回来!”
沈望见此,连忙拦住老国公。
老国公冷哼一声,顺着台阶往下走,口上却丝毫不留情:“你素来与你堂哥不对付,怎的今日知道替他求情了”
沈望摸了摸鼻子,心道人还是我带回来的:“太爷,望儿这不是怕气着你的身子嘛!”
老国公睨了沈望一眼,却也没拆沈望的台,抬脚就往屋里走:“还不快进来!”
沈瑞与沈望面面相觑,皆是哭笑不得,似是觉得太默契了,沈望又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重复道:“还…还不快进来!”
大夫人温柔地笑了笑,低声对沈瑞说:“望儿幼时与你说话总是结巴,这些年却要利落些,我还当他已经好了,没想到见了你还是如此。”
沈瑞默默地应了声,似是回忆起当年的日子。若父亲没有战死,或许现在还会像以前一样吧。
大夫人面露哀色,嗔怪道:“你这孩子,怎的变得这般寡言,见了母亲也是,叫母亲好伤心啊……”
沈瑞手下一颤,连声哄着:“孩儿知错,母亲莫要怨怼。”
大夫人脸色这才转好,拉着沈瑞往屋里走:“饿了吧,我让刘妈给你做些你喜欢吃的菜。”
沈瑞连声应好,僵硬的面容溢出些浅笑。
国公府常年静谧,头一次两位少爷一块回来,给偌大的宅院添了些人间烟火气。亦当是旧年,如重归故里,宴眠闭荆门。
一旬转瞬即逝,终是迎来了老国公的寿辰。群臣来贺,门庭若市。
宫里传来口谕,逍遥王连日风寒,故不能来贺,特送来碧玺麒麟雕件一尊、汉白玉如意一对、蜀锦十段,以贺南国公寿诞。
老国公笑了笑,让人打赏荣乐一锭金子:“皇上王爷有心了,还请公公替老夫表达谢意。”
荣乐笑着弯了腰,连声应道:“应该的应该的。”
荣乐身为御前公公,就算在一品大臣面前也是说得上话的,唯独对这位老国公甚为忌惮,毕竟这可是皇上的舅老爷,得罪不起。
其余各家也纷纷献礼,若是能在这位老国公面前露上脸,以后的官运自是不必说。
众人所献之礼,莫不过金银玉石,文艺点的就是字画绣品。
老国公皆是笑呵呵地接了,不偏不倚,也不表现出特殊对待。
这时,云念归提着一只笼子走了过来:“云家小子给老国公贺寿。”
众人纷纷疑惑,云家已送过贺礼,这云念归又提着个笼子出来做什么?
笼子用一只红色帕子罩住,帕子微微翻动,里头似有活物。
云念归掀开帕子,里面是一只鸿雁。宴上众人当即面色各异,姿态不一。
《仪礼·士昏礼》当中记载:纳吉用雁,如纳彩礼。雁为候鸟,取象征顺乎阴阳之礼,有忠贞之意。
云念归这是在向沈家下聘。按理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是云念归看上昭武侯或是宣德侯家女儿,当是往侯府送礼,何故到老国公面前求亲。
站在一边的沈瑞不由皱了眉头,心里陡然空了下。云念归何时与沈家女相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