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一夜红尘颠倒,顾寒清第二日依旧是整装去巡视军营,再往南就要到高平了,顾寒清算了算日程,隐约觉得这一战马上就要开始,不过地势上自家魏军却吃不到便宜,若是在高平打一场遭遇战,从高处冲下来的梁军士气高,到时候势必是两军相逢勇者胜。
肖安国也在视察自己的右翼部队,他对于顾寒清和拓跋邺心中一直是抱有不满的,他出身于长城下的一户乡绅家,父亲是当地有名望的汉人,母亲是一个低贱的胡姬,他打小便受尽兄弟们的欺侮,被不知多少人喊过杂种,所以他恨不得将骨肉里的汉人血统一寸寸的刮干净了。
现在北边是胡人的朝廷,此次伐梁却是一个纯汉人做的兵马大元帅,肖安国心中自然不服,再加上前几日上头无故断了他右翼两日粮,他已定了决心要找一下顾寒清的麻烦。正当肖安国想着怎么找自己的长官麻烦的时候,顾寒清正在想是否将军队拆开成三路,这样若是在高平遭遇梁军,便可由两路军队从两翼切断敌军,主力再一往直前就能拿下漂亮的一仗。可若是梁军行军的速度与他设想的有所偏差,梁军脚程够快,那么十万军队被分成三路,无论那一路在除了高平以外的地方碰到梁军,后果都不可设想。
顾寒清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右翼便即刻下马,他心中对于右翼的将士有愧,但这断粮二日的原因却解释不得,行军打仗向来是阵前一人阵后十人,此时若是为了安抚这仅有一万人的右翼说出了军备供给上的紧张扰乱全军十万人的军心,便真的是得不偿失了。他也无他的办法,只得下马更加细致的慰问安抚一番。
肖安国正好碰上顾寒清在和一名小兵交谈,直接策马执枪奔上前去,打算着将人挑在地上后说是误认成敌方奸细。长枪在地上拖出一阵烟尘后又被在空中抡起两个漂亮的圈,肖安国粗犷地大喊道:“哪来的奸细!”正当所有人都觉得元帅要出丑的时候,肖安国的长枪被一柄剑勾住,顾寒清似乎也没怎么用力,向前轻飘飘的一拉,右将军便被连人带枪的勾下了马吃了一嘴泥。
肖安国从地上爬起来,正好对上顾寒清一双笑着的眼眸:“肖将军这份防范之心可嘉,只不过下次还是要看清楚了再下手。”他本要发怒,眼神扫过顾寒清手中那柄将他勾下马的长剑,便不做声了。
这是先帝拓跋复的剑。
按道理来说,战场上将领大多是骑马,所以手中也应多拿长兵。但拓跋复枕戈一生,使得最好的却是长剑,缘是他起兵之前是漠北的游侠,漠北多马贼,是拓跋复仗义执剑为民除害。胡人血性足,拓跋复一生打过的漂亮战役不少,最为人称道的却是他年轻时的那一段故事。
但有一事旁人却不知,那就是肖安国差点被自己的同族乱棍打死,是拓跋复将他救下,那年勉强算是风调雨顺,不知什么原因就是不长草,饿死了许多羊,乡镇里就传出是上天降罪,因为镇上的肖老大和胡姬好了,生了肖安国这个不三不四的妖孽,肖安国他娘被逼着自缢后他想找父亲理论,半途就被自己的一帮人拦住,他的骨肉兄弟们在其中说着要打死他以息天怒。当年就是顾寒清手里的这柄剑,挑开了那些粗长的棍棒,将他拉出了泥淖,就是这柄剑的主人,领他走向为人的一条路。
肖安国没想到,拓跋复没有把剑留给自己的任何一个儿子,而是留给了一个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