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回 晋江文学城首发(1 / 2)
肃哥儿知道吕氏是要使些手段了, 便越发的迟疑了, 还说道:“可这样, 是不是有些胜之不武?”
吕氏安抚儿子说道:“你放心,再不会的。”
当天, 得了消息的吕右相国,便见了尚书房给皇子们讲学的老师。
也是巧得很了,这时皇室宗亲中有一家出了件不大不小的事。
这家人若按寻常百姓家的算,可是宗政瑞的叔祖, 如今虽还住着王府,却早没了郡王封, 只剩下个镇国将军的空架子。
至于郡王爵是怎么没的,说起来也是因为长辈的荒唐。
这位叔祖年轻时, 十分俊美多情。
他有这样的资本,又是皇亲, 风流些也是自然的。
奈何这朵奇葩,就只爱招蜂引蝶些有夫之妇了,就连宫里的嫔妃他都敢招惹的。
当年正是因为和宫里的某位嫔妃有嫌疑, 被夺了王爵, 还险些被杖毙了。
闯下如此大祸的叔祖,还死不悔改, 伤愈后虽不敢再进宫去作死了, 但在宫外高举真爱大旗, 勾得多少老娘们大媳妇依墙栽红杏的。
闹得在朝百官无不整日提心吊胆的, 唯恐头上忽然就绿了。
当时的皇帝正是叔祖的父亲, 可他也没法子的,打也打过了,可到底是骨肉,也舍不得真打死了。
最后,有人提议给这位叔祖,纳一位虎妻。
这法子,果然是有效验的。
自打娶了亲,这位叔祖五十多年来,再没犯过老毛病,因为一旦有什么风声传到他虎妻耳朵里,这位叔祖就会一月下不了床,然后还会多一位典来的,奶奶级别的侍妾,与他日夜相对。
可于去岁,这位叔祖的虎妻寿终正寝了,叔祖就跟没笼头的马似的,又开始撒欢了。
别看这位叔祖已经七十了,可因为这数十年的压迫,他是越发的变本加厉了。
叔祖的虎妻才出殡,他就把前来送殡的威武侯新娶的小妻子给拐带了。
威武侯今年年纪也不小了,还娶这样的小妖精,家里儿孙自然是不乐意的,如今闹出这样的事来,可是正好把人收拾了。
所以这次过后,除了威武侯,是没人不欢喜的。
只是这样的事,到底有碍名誉礼数,多少学子名仕对叔祖口诛笔伐的。
其中就以叔祖府中的西席最是不能忍,在辞馆前竟还当着叔祖曾孙的面,大骂叔祖的荒唐。
叔祖的曾孙也是个虎的,一听先生竟敢骂他长辈,抄起砚台,失手就把先生给拍了个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先生回去后,是又气又愧,没出一月就因为累积的郁气,病死了。
这下就跟捅了马蜂窝似的,文人士子群情激奋,不但在叔祖府前大肆抗议,还有御史等官员弹劾。
可宗政瑞却似一点都不知道,弹劾的折子也如入海的水滴,再不见半点踪迹。
尚书房讲学徐大人对此事最是关切,只因被打死的先生和他是沾亲带故的。
也是想试探宗政瑞的意思,二则也正好能完成吕右相国吩咐之事,故而这位讲学徐大人便给霁哥儿他们留了功课。
让霁哥儿他们就西席挨打一事,写篇文章以论时下之势。
先不说肃哥儿和霁哥儿是如何定论的,晓哥儿年纪小也知道自己是纯属凑数的,便随手在纸上写了几个字便完了。
所以正苦脑的肃哥儿,见晓哥儿已经写完并开始玩了,不由得羡慕。
可再一看霁哥儿和其余伴读人等,皆犹如笔下有神,行云流水的,肃哥儿又心生出多少不甘和紧迫来。
奈何他就是脑袋空空,不懂如何落笔。
徐大人把三位皇子的光景都看在眼里,说道:“三位皇子无需着急,功课明日再交也不迟。”说罢,便让霁哥儿他们下学了。
看着伴当给收拾书案,肃哥儿无精打采的才要走,就见讲学过来揖道:“今日所讲,大皇子可有不明之处。”
在外等候肃哥儿一起回皇子苑的霁哥儿,见兄长在请教学问,也不打搅,带着晓哥儿先行了一步。
到了福宁宫,艾雅雅还奇怪他们今日为何下学得这般早。
晓哥儿皱着小脸就跟小老头似的,很是苦恼地说道:“因为今日老师留的功课可难可难了,让儿子们家来好好写。”
艾雅雅一面给睡着的二囡和七公主掖了掖被子,一面问道:“什么功课,说给娘听听,许娘还能辅导你写功课的。”
晓哥儿就把功课都告诉了艾雅雅。
艾雅雅听了,也觉得很是为难小孩,可再看霁哥儿,就见他正伏案疾书,似乎并不见困难。
艾雅雅便绞尽脑汁地想,怎么才能深入浅出地教明白小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