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2 / 2)
……
大概是路上累了,徐氏起晚了,到厨房时,发现这里已经亮了灯,秦在座在灶坑旁,一边看书,一边往灶坑里塞柴禾。
卫颜正在熬蔬菜鲜肉粥。
徐氏心中一软,心道,这小子也算不错,聪明,勤奋,还如此体贴,在这一点上比卫格强多了,跟她这粗心大意的闺女在一起还是很合适的。
“三婶怎么这么早?”秦在听到脚步声,赶紧站了起来,“热水已经送到净房了,您直接去就成。”
“好。”徐氏眼里有了一丝笑意,她问卫颜,“你表哥呢?”
卫颜说道:“去买包子和馒头了,一会儿就回来。”
她负责买菜做饭洗衣,秦在烧火打理大黄,徐飞负责洗碗和买早点,他们仨这些日子就是这么过来的。
徐氏满意地点点头,“明儿娘来做吧,你该忙啥忙啥。”
卫颜想了想,说道:“行,明儿我去找个人帮帮娘,家里人多,你一个人干不过来。”
徐氏一忙就是三个月。
期间,在端木长安的帮忙下,卫格和小石头都进了端山书院,小的在启蒙班,大的则与秦在成了同窗。
十二月四日,距离院试还有五天。
顾山长给报考的考生讲了应对考试的要点之后,把秦在单独叫到书房里。
他皱着眉头问道:“秦在,有人说你对小三元志在必得,是这样吗?”
秦在脸上笑意不变,说道:“山长,不知是
谁放出的风声,学生从未如此说过。学生年纪尚小,比学生博学者不知凡几,怎敢有此妄言?”
顾山长微微颔首,说道:“你能这样想很好。聪明是一回事,阅历是一回事,学政的眼光是另一回事。尽人事,听天命,勿要强求,你可明白?”
秦在点点头,“学生明白。”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奉天省考生三四千人,他一个十五不到的毛头小子想从中脱颖而出太难。
不过,明白归明白,自信还是要有的。
这几个月,秦在与徐飞和卫格仔细研究过学政的口味,并针对性地做了不少练习,自认为把握很大。
除非有人贿赂学政。
其实也不是除非,而是必然,看去年历县的考试结果就知道了……
一想起这个,秦在就觉得心里堵得慌。
关于他对案首志在必得的流言始于十天前,薛宝文的祖母来省城那天。
他觉得那老妖婆此番来省城,可能就是为了贿赂学政,并力争让自己心态不稳,确保薛宝文拿到案首的。
唉……
薛宝文这人不坏,而且他欠他一个人情,这事没法计较,只能忍了。
晚上用过饭后,卫格、秦在、徐飞在饭厅里谈论此次院试,卫颜在一旁捧着本杂书旁听。
卫格在端山读了三个月书,平日与师长同窗常常交流,政治敏锐度大有提升,时文亦进步神速,书院的先生觉得他大有希望,也让他也报名这次的院试了。
他的应试经验比卫格多,有些担忧地说道:“秦在,该做的咱都做了,平常心去考便是,不要给自己压力,剩下几天少看书,多放松放松。”
徐飞也道:“姑父说的是,考试无常,唯有心态是自己能把握的,不用在意那些疯话。”
秦在笑了起来,说道:“让大家担心了,放心吧,如果我一心想要小三元,就不会报名这次院试。”
此言一出,卫格也叹了口气。
秦在脑瓜灵活,对时局分析向来准确,他应该很清楚魏学政是个什么样的人,此番大抵是想凭着新鲜的府试案首的名头得一个好名次罢了。
徐飞年轻,考不上也没关系。
倒是他,即便报了名也在两难之间。
到书院后,他也听说了京城魏家与镇北候的龃龉,而且这位学政喜欢拉拢考生……
他即便考上了,也很烦呐。
……
饭厅的气氛忽然变得压抑起来。
卫颜瞧瞧眉头紧锁的老爹,从书里取出一张折了几折的纸,打开,铺平,然后送到三人中间的桌面上。
“听说,这是今年的三道考题,我花三百两银子买来的。”
“你说啥?”
“呃……”
“啊?”
三人都觉得自己可能幻听了,徐飞还特地挖了挖耳朵。
“嗯,三道考题,你们看看。”卫颜点了点纸面,原书为了烘托大顺朝吏治腐败,略写过魏学政把考题泄露给这一期案首的情节,她记住了那三道考题。
“胡闹!”卫格缓过劲来,怒道:“这些都是骗人的,你这丫头疯了不成?”
“表妹真是有钱烧的!”徐飞也急了,三百两银子啊,就买了几道假题,败家啊!
秦在下意识地拿过那张纸,一眼认出上面的笔记就是卫颜的——软趴趴,比虫子爬的好不了多少。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小仙女的营养液。
上一章出现
了bug,我改正了,啧啧……谢谢小仙女们的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