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三国寻龙记 > 第六百二十章 天地玄黄

第六百二十章 天地玄黄(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章 天地玄黄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千字文》

话说郑玄讲经渐入佳境,《乐》理之深似乎无穷无尽,听来令人向往。姜维鼓起勇气的回答技惊四座,不但获得郑玄大师的赞许,也为他自己获得了一个百族大会上比武招亲的名额。

寒门士子荆州人廖立廖公渊,也因为答案比较出色且发人深省,获得了一个厅里就坐听讲的资格,足以令所有在外站立的寒门士子羡慕嫉妒恨。但廖立其貌不扬,还是颇有自知之明,并没有去强求追求马云騄的资格。

自此郑玄讲经进入艰深,却是《礼经》《易经》结合。《礼经》记录的思想是儒家最重要的精华,许多思想都经过后世不断创新解读,更适合当前的当权者使用。正史中秦化创造,而成为天地间最“贵”者。天对人而言,是神性的超越性的存在;尽管人道效法天道,天与人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线,但对于人而言,天仍然是具有其形而上的超神。”

“先圣人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其意是把‘天’视为与‘人’具有相关性的价值存在,或天为人可以效法的榜样。圣人修德配天,可助天地化育万物,与‘天地参’。”

郑玄所说,正是《中庸》继承自周公以来“以德配天”的思想。但是,另一方面,《中庸》又云“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这里的“天”就有超越的意思。这是在讲“修身”与“知天”的联系,把“知天”作为“修身”的前提,与孟子所谓“知天”有所不同。

郑玄继续讲经“天道是人道之所从出,故天道是人所仿效的榜样;天或天道虽是由超越性的主宰演变而来的客观性原则,但却又是与人生世界相通的。《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世间的‘教’就是效法天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