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临安十二月夜 > 【第九二章】猎猛虎

【第九二章】猎猛虎(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半月后,距离苏北围场五十里之外。

过江后, 这里落了一场雪。

秋围实则是冬猎, 乃猛禽走兽最为膘肥之时。

一位少年郎君骑乘一匹高头大马,在一众宫人车队的最前面, 身披大氅, 以三足金乌式样的面具覆面。

众人心中诽诽,却无人敢言。

这位郑国公的世子, 为何面不能见人,自然是众位心中所猜忌。是因容貌可怖如修罗饿鬼, 还是美如宝玉无暇不染纤尘。

兰陵王阴柔之美难以威慑敌军, 便要以狰狞面具唬之。

而这位不过是一私生子罢,既无官职,也不带兵打仗,还要带这面具,不清楚这原因, 岂不是叫人心痒难耐, 瞅一瞅这本人面貌。

韦太后的队伍在路上歇歇停停, 走了半个月, 而如今在南通与这位郑国公世子会上了面。

“家翁令某在此恭候太后,剑山无栈道,道路颇崎岖,还请太后随我一道入猎场。”少年道。

亮出三足金乌的令牌, 叫人送上国公的手谕, 前方带队之人便应承了下来。

离京有些远了, 许多事情传来时,就已经晚了。

譬如魏无忌的死讯,韦太后纵有所言,亦无力回天。又如二皇子关囚三皇子一事,没有定论则秘而不宣。而太后只知道,这些护卫之中,有那日赵瑗送来的几人,时刻护着她的安危。

而眼前的少年,纵然有令牌为证,可也不得不防。

面具之下的少年眼见他人锁眉,耳闻他人低语,却不以为意。

戴着金箔面具的少年骑马在前,领着韦太后的队伍,护送至前朝时便建好的行宫。

“太后这几日先在行宫歇脚,待过两日扎好了棚宿,等官家到了,再一同再去围场。”郑国公的这位世子向韦太后道。

韦太后从前略有所闻,那位郑国公侍妾不断,却无留下一儿半女。

先帝几次为他指婚,却都遭拒绝,尔后战乱,自顾不暇时,也未将此往心中去。一位不要嫡亲子嗣的宗族,放在何时来看,都要叫人更放心一些。

可如今却是忽然多出一位世子,尽管听闻此讯叫人猝不及防,然郑国公没有正妻,这位世子身份亦是低贱,于这朝堂是不足为患的。

她令人拉开窗帘,看了一眼马背上戴着面具的少年,道:

“如此,便辛苦你了。”

从临安府出发到淮安,若马不停蹄快则三日,但若要缓一缓,十日也可到了。

郑国公被留在皇城之中,与六位尚书一同操持政事。

而官家以及几位皇子殿下坐上了往北越冬的车队。

三皇子身体素来不好,一路过来车马劳顿,令面色泛青,到了淮安终于与韦太后汇合,才得以解脱这颠簸的滋味。

帐棚是依照女真人的工艺仿制的,防风防雪,纵是体弱之人也感受不到外面的风寒。

腊月初一便是韦太后的生辰,而这一场围猎将持续七日,亦将这些出身宗室王族的青年汇集。

见在场的儿郎们个个身着骑装,官家难得地露出了笑颜,同韦太后道:“今日母后生辰,施令得由您来讲。”

“太平年间,早已没了军戎战事,皇胄亦好,宗室也罢,普通百姓不可因此便荒废武艺骑术,还需强身健体,居安思危。然今日大家伙儿玩得开心才是真的。”韦太后看了一眼宣武帝,又看向大家:“三个时辰内,以猎物多者为胜。”

赵瑗笑着道:“皇祖母,今个儿孙儿打的猎都是您的。”

三皇子闻言笑了笑,却在看向马队其中一人时,笑意减淡。

他不会在人前多言语,因韦太后并不待见他。不如消匿生息,不被人瞧觉他的存在便好。

旗帜一挥,一声令下,以二皇子赵瑗为首的十几匹马冲入林间。

这座山林葱郁,松高近百尺,枝桠交错。笼罩掩映了半片天空。

少年的马匹并非是一马当先的,进入山林便后,各人便各自分散开来。

戴着面具的少年走马看似信步,却忽然斜仰起身子,顺手拉弓朝天射下几只鸟儿。

咻——一只乌鸦霎时落地,击落至土壤间,发出沉闷的声音。金箔面具少年拾起了乌雀,从鸟儿脚上取下一张笺来:

“解药已得。”

冬令时节,格格不入的鸢尾花香隐入血和土中。

少年面色不改,只是握住手心将纸团揉皱。

似是不再提防。

五十亩大的林场,说大并不大。而密密的丛林,恰是最好的掩映。

要杀一个人,谈何容易。

众位宗族之子不会将赵瑗当成众矢之的,他们眼中的赵瑗依旧是储君之位最有可能的人选,巴结亦来不及。

因此趁此机会,多与之攀谈,想来或是一种与之结交的方式。

而少年跟在这个大队伍之外,亦步亦趋。

透过松木干,依稀能瞥见那一位矜贵之人暗金色的锦缎貂袄。

宛若林间走兽。

而隐约听人群中有人言:“捕猎亦要遵循其法,若是离得太近,则会被猎物发觉,反扑撕裂。若是离得太远,这箭的力道便不够用,是难以一箭取得性命的。”

赵瑗笑了笑:“猎手多为单枪匹马之徒,也并非成群才方便捕杀。”

闻及此,几位宗室悻悻,识眼色听话音而告退。

“可猎物,似狼者,一人对付只会被群起而攻之。”付百郦跟了上来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