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2 / 2)
可能都不到一分钟,通讯录里新家好友就有红点提醒,而且看主人没有反馈,就一次一次地请求,红点里的1慢慢成几何增长,然后不动了。
林言思不知道该不该点开,头疼地扔掉了手机,转身从书架上拿了本柏杨的《八十年代台湾社会现象1》,然后钻进温热的被窝开始读。
这边宁顾也在回到家后,开始看经纪人塞给自己的剧本,说是挑出一个自己喜欢的然后准备试镜。一本叫《野蜂飞舞》,据说是个小成本的文艺电影,导演也是最近刚在国外电影节崭露头角的新晋鬼才。一本叫《海岸线》,不大不小的投资,以一个战地记者的视角记录战火纷飞之前之后的yi拉克平民生活。还有一本是个日剧翻拍,与前两个不同的是,这个是个电视剧,名字暂定为《你好,再见》。
宁顾对这个日剧有莫名的好感,于是想要上网搜一下是个什么故事。他在微博发现里输入原剧名,一秒刷出好多长短剧评和粉丝的彩虹屁。看了不到五分钟,整个故事轮廓就浮现眼前。男主角是一名入殓师,以他为每位死者做人生旅途做最后一次服务作为契机,去讲述身边活者的人生百态。每次自己与客户的初次见面却也是最后一次会面,多次循环往复的特殊工作让男主角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怀疑和负面情绪。
人总是对一些既定的事实进行负隅顽抗的逃避,比如面对死亡。所以大家都对关于死亡一切相连的事务都带上厌恶和不客观的情感色彩,包括对常人并无作用的入殓师这一个职业。
宁顾一边刷着资料讯息,一边打开了剧本快速翻看。很快他就给经纪人去了一个电话,询问这部电视剧制作班底和投资情况。陆梅霞有点惊讶他会问这个剧本,因为一看题材就是只能上网剧的片子,注定了掀不起太大风浪,加上翻拍这个字眼更是烂剧的前奏。
不过宁顾还是决定要拍这部戏,特别是了解到整个剧组都是全新的,连导演也是本科毕业第一次执导电视剧拍摄的萌新。
“我挺喜欢这个题材的,至于剧能不能好,红不红这个不在我考虑范围。陆姐,要是我还想红,我继续当我的偶像不就完了吗。我只想做我喜欢的事情,这个是我的底线了。”
打完这个电话,宁顾收到微信的一条提示。
【我通过了你的好友验证请求,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聊天了。】--lin言思
宁顾出乎意料的没有自己所想的激动得上蹿下跳,反而是局促的不知道该发什么过去。转头瞥见了剧本,他想了想,便拍照下来,又将微博剧评截图,一同传送过去。
一分钟,没有反应。
5分钟,没有反应。
之后一个小时,仍然没有回复的消息,哪怕正在输入的标志。
在等消息的时候,宁顾只好拿起剧本打发时间,可就是等他把几十页的剧本都读完了,自己手机还是安静如鸡。
而没回复信息的那个人,其实早就打开手提,搜索了网上资源,安安静静看起原剧,根本没有要回应的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