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请愿(2 / 2)
菱州的纺织业全国闻名,常年供给皇宫,不得不说都是由崔家带动起来的。崔家身为富商大贾,每年承担的税贡自然也不少,可以说菱州一年的赋税十之七八都是崔家交的,菱州能成为大千国交税前三的地方,大部分也是因为崔家。崔家长期把控着菱州地方的财政,自然会和知府勾搭到一起去。
然而,却没有人真正知道崔家一年到底可以赚多少钱,该交多少赋税……而这本账簿,正是揭开谜底的重要证物。
没有人能想到,崔家上交的赋税,竟只是原本该交的五成,剩下的钱,每年都会给知府一些,然后便尽数留在崔家的金库中。而最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五成就足够令陈永长在每年官员的夏、冬核中排进三甲,那么崔家的真正财力,现在看来可以用“不可估量”这个词来形容了。
陆开桓将这些东西妥当地收起来,然后动身继续去安置流民了。他拿着从崔府金库取出的银钱,安置这些灾民,若是还有家的,那就给些银钱送他们回家,若是无家可归,那便为这群人开设粥饭,搭置暂住的棚屋。那些人经受过非人的折磨,陆开桓又带着孟笙与他们多说些话,尽量获取更多的信息。
一天下来,两人已是十分疲乏,在回府的路上,两个人靠在车壁上就睡着了,车夫不敢叫醒里面的贵人,只能将车停在府邸门口,然后静静地等着。
最后是陆开桓先醒了,此时已是月上中天,马车里光线十分昏暗,但却能听见孟笙浅浅的呼吸声。陆开桓笑了一笑,将人轻轻打横抱下车。孟笙也是一天都待在灾民那处,累得狠了,直到被陆开桓抱进卧房都没醒。陆开桓为他脱了鞋,正要为他换下衣服,却忽然听到敲门声,然后传来侍卫的声音:“殿下,谢大人已在正厅等候多时。”
陆开桓顿了一下,然后轻声道:“知道了。”
尽管他此时也很想躺在床上,好好地睡一觉,可是谢攸既然都等着他了,想必是有什么事要和他说。陆开桓揉了揉眉心,给孟笙盖了被子,强打精神去了正厅。
谢攸今日也帮着去安抚流民了,只是比陆开桓和孟笙回来得稍早些,陆开桓踏着月光来的时候,谢攸正灌下了第三杯浓茶。陆开桓看着杯底残留的一线颜色,叹了口气道:“少喝些浓茶,对身体不好。”
“无妨,”谢攸摇了摇手,从袖中取出一卷厚厚的布递给陆开桓,“这是他们今日给我的……你看看。”
陆开桓自然知道这个“他们”指的是灾民,心里咯噔一下,伸手接过那斑驳的布卷,缓缓打开。
那布很长。
上书——
狗官陈永长,勾结崔氏,将我等受灾三千余人暗押于大坝中,其草菅人命,怙恶不悛,是个罪行累累、罄竹难书之罪人,现恳请陛下,严查此事,还菱州百姓一个公道!
其下接着就是数千个字形不同的名字,有的歪歪扭扭,有的力透白布,有的颤不成形。
而这布卷,白布为底,钢指为笔,烈血为墨——每一笔、每一画都是摧心剖肝的恨。
这是一封凝着三千多人血泪的请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