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一个人的欢喜(1 / 2)
2017年9月30日,千叶写下随感《独处│一个人的欢喜》。
《独处│一个人的欢喜》
交往和独处是人处于世的两种生活方式,缺一不可。只是由于性格差异,有的人更喜欢交往,有的人钟情于独处罢了。人们往往称赞某某性格活泼灵巧,擅长交际,而我以为,能够独处的人更值得欣赏。诚然,善于交往是一种能力,而独处又何尝不是一种能力呢,并非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具备。
独处意味着对外在世界的短暂疏离,对自我的审视和交流,对内在的整合和建构。所谓整合,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就是把新的经验置于内在记忆的某个恰当位置上,使外来印象被自我所消化、吸收,成为自我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如此,我们的内心世界才得以不断丰盈,自我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
P1.叶扁舟P1.叶扁舟
独处还意味着能与自身和谐相处,做自己的朋友。把心从人际关系中摆脱出来,回到自己,与灵魂面对面,像老友一样交谈,无所顾忌。有人说,爱思考的人写文章,爱幻想的人写日记。这话是不错的。文章是拿给人看的,受理性思维主导,言语中的克制不可避免;而日记是心灵的独白,感性的抒发,如果还做任何克制,就是虚伪了,不如不写。
独处也意味着安于孤独,并享受孤独。孤独本人生常态,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是偶然地来到世上,又必然地离开。所以周国平说,人人都是孤儿,正是因为这种根本性的孤独境遇,才有了爱的价值和理由。爱可以抚慰孤独,却不能消解孤独;你可以被爱,更应当自爱。在交往中聆听他人,在独处中聆听自己;在交往中发现世界,在独处中发现自我。一个害怕独处的人,一个不敢直视自我的人,如何爱自己?
P2.荡秋千P2.荡秋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