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他人梦中(1 / 2)
人类最原始而强烈的情感是恐惧,而最原始强烈的恐惧是未知。
恐惧不是坏事,它能够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弱小。
很遗憾,永远不会有那么一天。
正义的伙伴,任何人都不受伤的世界?简直胡扯!人类只是一群没有牺牲就无法享受生命的野兽。
2016年5月18日,千叶顿悟出了全新的价值观:找到了一种比执笔者更好不留遗憾的方式,活在他人的梦中。
千叶撰写了散文《活在他人的梦中》。
《活在他人的梦中》
活在他人的梦中,顾名思义,不再以自己为主体,就好比你是在空间发动态呢,还是去评论别人的动态,又或者说,你是讲解自己的故事,还是去聆听他人的故事然后安慰她。以自己为主体,别人很少有时间来看你,除非是爆炸性的内容,又或者是你自己成为知名人士,否则都难以引起别人的关注。以他人为主体,你可以进入他人的世界里,观看不一样的风景,获得不一样的体验,还能让他人留下关于你的记忆,这种记忆要比以自己为主题深刻多了。
我们常常会听到一句似是而非、却又半蕴哲理的话语:人生就是一场梦,每个人都活在别人的梦境中。随着对科学宇宙的不断探索,对量子物理学的深入研究,渐渐发现,这句话很可能就是对我们这个宇宙的写真,对我们现实世界的描绘,对我们人生一世的解读。也许,我们真的活在一场梦境中,活在一场不属于我们自己的梦境中。
梦中梦,或称多重梦境、多层梦境,形容人的一种睡眠状态,同时这个词还被用来比喻:幻境、虚幻,典源于《庄子》内篇?卷一下《齐物论》,表现为常常在做梦时,经过梦中的某件事物所触发,“醒来”之后才发觉原来刚才的自己是在做梦,却不知道自己现在的状态还是处于梦中,经过某件事物再次触发后,再次“醒来”,并且这个过程会循环一次、两次、甚至多次之后,才能真正彻底的醒来。在这个多重梦境的过程中,每“醒来”一次,梦的真实度也会有所增加,以至于让人分辨不出自己的状态是处于现实还是处于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