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情(1 / 2)
沈皎看着妇人爆发出强烈的感情, 不由心中一叹, 果然在任何时代绝大多数的母亲都是伟大的,都是爱着自己的孩子的。有时候即便自己没有了想要活下去的意识,但是为了自己的儿女都会要紧牙关,爆发强烈的求生意识。这就是母爱的伟大。
正是因为她明白这位妇人对于女儿维护, 才会选择这种方法。在案卷中, 妇人正是因为自己的婆母想要虐杀自己的不满周岁的小女儿,发卖已经六岁的大女儿而选择和婆母死拼而错手杀死婆母的。所以,她才会起了怜惜之心。
“求人不如求己,与其求别人,不如自己活下去, 亲自去庇护女儿。”沈皎认真道。
沈皎看着眼前的妇人听进去了自己的话, 继续道:“我记得你在案件初审的时候,一口咬定你自己的婆母是自己失足, 磕到了石头上, 然后死亡。但是后来为什么反口认罪了呢”这也是她疑惑的地方。一开始的刘王氏怎么都不肯认罪, 并且十分清晰地讲述了整个案件的过程。
只不过结果有些荒唐, 死者是在追打刘王氏的过程中, 脚下一滑, 失足而死。对于这个结果,看似荒唐,但是有时候天下的很多事情就是如此凑巧。荒唐的事情未必就不是真的。况且刘王氏在一开始受了很多大刑, 都没有改口, 可见这件事的真实性还是有的。
“你现在不必顾虑, 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讲出来,若是你再有所欺瞒,便想想自己的两个女儿,不管那些人给了你什么样的威胁,有本官在此,你都不必担忧,本官自会为你主持公道。若是那些人给了你什么承诺,你更要想清楚,你在家时,你的女儿后还有个依靠,但是等你不在了,她们身上又因为你背负了骂名,之后人走茶凉,你觉得他们给你的承诺还会兑现吗”
眼前妇人反口的时间呢很是耐人寻味,是在其丈夫上堂作证后。这样的巧合,中间必定存在缘由。
沈皎看着妇人的脸色在自己提到威胁的时候明显一变,继续道:“你现在据实将当时所发生的事情讲来,若是有冤情,本官定会为你做主。”
“请大人做主,罪妇不敢欺瞒大人,实在是刘家威胁罪妇。”妇人听了沈皎的话,改变了主意,对着沈皎叩首陈情道:“大人,事实和罪妇第一次在衙门所说的那样,是婆母想要将罪妇不满周岁的小女儿虐杀在河中,被罪妇发现,将女儿抢夺回来,结果婆母便直接要来打死罪妇,罪妇不敢还手,只能躲避,当时在河边,婆母脚下一滑便倒在一旁的石头上正好磕到头。”
“因着倒下的是婆母,我赶紧跑去旁边喊人来救治,结果罪妇的丈夫和刘家的人来了后,便不问青红皂白,一口咬定是罪妇心中怨恨婆母,将婆母推到石头上致死。因这是人命官司,族中不敢擅自处决,刘家便将罪妇以谋害婆母的罪名将罪妇告到了衙门。”
“大人明鉴,罪妇便是有天大的胆子,即便是心中再不忿,也是不敢谋害婆母的。”妇人说到这心中一片悲戚,“便是婆母要杀了罪妇的小女儿时,我心中再恨,也不敢如此做。”孝道大于天啊。
沈皎对于妇人的话,其实是相信的。这个时代的妇人,特别是这种贫苦人家的妇人,都流行着一句话,叫作“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可见对于婆母,儿媳不敢任何不敬,不然在这个以孝治国,以夫为天的时代,媳妇根本就生存不下去,只是旁人的闲言碎语都能够置人于死地。流言蜚语害死人是真实的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