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殿前欢——文姜传 >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3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学子们见我们二人这样谦让,颇为赞赏。

“诗赋的美没就没有定论,哪能一较什么高下。今日二位所作的淄水赋下卷,若是传到齐姜公主耳里,不知她这原作者会作出什么回应。”

我和卫伋相视一笑,十分会心。

祭酒邀请:“稷下学宫经常会因时设置辩题,二位可有兴致留下来看小子们辩论?”

“辩论什么题目?”

“最近不是多国前来向齐国求婚吗?我们的辩题便是齐国该与哪国永结媾好。”

我和小白听了心上一惊,这种敏感的政治讨论,齐国虽然允许,可如今卫世子在一旁,怕是会有不好的影响。

我和小白借故想离开,卫世子也是知趣之人,随了我们,不叫我们尴尬。

回驿馆的路上,卫世子时而与我闲聊诗词,间或也回应小白的朝堂话题。

卫世子赞叹道:“世人皆道齐国尊贤尚功,是最开明先进的国度,但如何为开明,我今日见了稷下学宫才算服气。当真叫人叹为观止,就算此次求亲没能抱得美人归,我今日也长了见识,不虚此行!”

“我却觉得此行良亏呢,”我故意嗔怪。

世子疑惑地看着我,我眯起眼睛:“为何同时作诗,姐姐写<男洛神赋>就能赢得世子回赠,我却连句“美哉,洛神也”都没有。”

那世子有些害羞,脸色转了几次都不知道如何解释。

我方才笑道:“世子别着急,我只是玩笑罢了。我知道世子依心而赋,心里既然有了姐姐,断再不能给别的女人写诗了。”

那世子更窘,神色却十分感激。

“世子可得答应我,以后再不能给我姐姐以外的人写诗!”

“自然,不怕公主笑话,在遇到长公主以前,我是断不信世间有一见钟情这回事。”

这卫世子当真貌如潘安,又生了一颗七窍玲珑心,最难得的还保有一颗赤子之心。若不是心里有了姐姐,我真要为这个于我在诗赋上十分有共鸣的男人倾倒。

好在姐姐看上了你!

卫世子与我们道别后,小白松了口气:“好在你没看上卫世子。”

“想多了,我就是来考察一下未来姐夫的人品的。”

“眼下你就放心了?”小白挑眉。

“怎么,你觉得哪里不对吗?”

“没什么,”小白摇摇头,“我们觉得对不对不要紧,重点是父王觉得对不对。回宫吧。”

在宫门与小白分道扬彪后,我仔细回味着小白临走前那若有似无的担忧,掀开轿帘:“掉头,去稷下学宫。”希望那场辩论还未散场。

PS:稷下学宫,又称稷下之学,战国时期田齐的官办高等学府(本文为春秋时期的姜齐,在此借用一下),始建于齐桓公田午。位于齐国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稷门附近。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第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它作为当时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园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

稷下学宫在其兴盛时期,曾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几乎各个学派,汇集了天下贤士多达千人左右,其中著名的学者如孟子(孟轲)、邹子(邹衍)、荀子(荀况)等。尤其是荀子,曾经三次担任过学宫的“祭酒”(学宫之长)。当时,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无论其学术派别、思想观点、政治倾向,以及国别、年龄、资历等如何,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这些学者们互相争辩、诘难、吸收,成为真正体现战国“百家争鸣”的典型。更为可贵的是,当时齐国统治者采取了十分优礼的态度,封了不少著名学者为“上大夫”,并“受上大夫之禄”,即拥有相应的爵位和俸养,允许他们“不治而议论”(《史记·田敬仲完列传》),“不任职而论国事”(《盐铁论·论儒》)。因此,稷下学宫是具有学术和政治的双重性质,它既是一个官办的学术机构,又是一个官办的政治顾问团体。

作者闲话:

另外春秋时期应称宋公,齐候,鲁候,郑伯,王是战国后多国自立为王才有的称呼,本文为了好听都叫了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