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 >暴君的炮灰男后[穿书] > 第59章 第 59 章

第59章 第 59 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公公进门前心里一直在盘算,如今希望太子爷不要买高价粮的, 只有他和其他几位内廷采买公公。

薛遥不过是跟着六皇子一起来江浙游览陪行, 没这必要担这么大风险坏太子爷的大事。

这么想来, 薛遥或许确实想出了应对的法子,只是这法子为什么要继续炒高粮价呢?

刘公公觉得自己还是不多想了, 既然薛遥这小子已经放话会自己担责,他要是不配合, 事黄了, 倒能赖在他头上。

干脆闭着眼按薛遥吩咐的办罢。

三人和几个侍从分成三批人, 先后走近粮行大厅,假装是互不相识的外地粮商, 在大堂分别找了座儿坐下来,排队等掌柜的接待。

周围坐着的都是外来买粮的客商。

大伙此刻都心急如焚,交头接耳斥骂浙江的粮商黑了心,赌咒说明年一定去湖广收粮。

薛遥把茶杯往桌上“当”的一放,引起周围人注意后, 一脸认命地用金陵方言道“今年哪里的粮商都黑了心!倒也怪不得他们, 要怪也怪老天爷,一冬无雪, 今夏又是连绵半月的大雨, 淹了多少地区的农田?”

“可不是么?”姓方的太监立即按照薛遥之前的吩咐, 故作忧愁地接茬“今年, 各地老百姓收成好的, 也只够交足朝廷的粮税, 剩下的粮食,供自家几口人饥一顿饱一顿熬过一年都困难,哪有余粮卖给粮商?”

“是啊,甭说浙江,”刘公公说起话来派头十足,令人信服,满口胡诌却说得有鼻子有眼“金陵城那几家粮铺我去过,湖广河南的粮行我也去过,那些地方的粮价,比浙江是只贵不便宜啊!”

“唉,我就是从金陵赶来浙江收粮的。”薛遥用一口乡音抱怨道“金陵的大粮行里,下等米都卖到快六百文了,据说有京城来的官商到处筹买粮食,准备借贷给灾县的百姓。咱们要买,还得趁早,晚一步,就是手里抱着银子,也没处买粮啦!”

周围一群粮商听得白了脸色。

有人神色狐疑,怀疑薛遥这帮人是粮行请来的托,故意骗他们哄抢高价粮。

有几个客商焦急地像薛遥打听,问他哪里得来的消息。

薛遥就说自己的外祖父在京城当官,书信提醒他们尽早屯粮,哪知这信在路上耽搁了,看见书信的时候,粮价已经涨了。

周围的客商们都是半信半疑。

一旁端茶递水的店伙计早听进耳朵里,一字不落地去向掌柜的禀报了听到的消息。

“那两位京商买这么高价的粮,居然是为了借贷灾民。”掌柜的把事情又如实转告粮行大东家。

“难怪连六百四十文的价钱都肯出,那么多灾民,只要把利息在加上一成,来年还是能让他们挣得盆满钵满!”

时隔半个月,大粮行的东家这才知道,那两帮人不惜重金收粮的真正目的。

大东家脸上露出嫉恨之色“早看出他们来头不小,都是官家气派,哪有行商的敢同时借粮给几个县的百姓?朝廷追究起来,连脑袋都保不住,这种事,咱们可眼红不来。”

消息走得飞快,第二日,杭州的大小粮行粮价又涨了二十文。

刘公公都快急晕过去,“薛爷”前“薛爷”后的叫唤,求薛遥给个解释。

这么下去,粮价真的要戳破天了!

薛遥依旧淡定地让他放心等着。

因为担心太子爷身边有内鬼,薛遥这次的计划没有跟任何人解释,担风险的只有他一个人。

只要周围人都不明白他想干什么,就不可能暗地里阴他了。

第三日,粮价又上涨了十文。

坐不住的刘公公担心耽误大事被问责,就派自己的小太监,去给太子爷禀报薛遥的疯狂作为,想以此减轻自己的罪名。

太子得知后,却是一副淡定态度,掀了掀茶盖轻声道“薛遥说了,会担全责,你们就一切照他吩咐办,他没让你来通风报信,你就不许来报信,对谁都不行,再有下次,杖责二十。”

太监吓得浑身抖如筛糠,连连告罪,退了出去,回去给刘公公说了太子的吩咐。

刘公公惊愕之下,心里更是对薛遥升起几分佩服。

难怪青穹殿当差的太监总对这薛遥议论纷纷,说汐妃娘娘简直把这薛家二公子,当半个儿子疼爱。

调皮的七皇子更是对薛遥言听计从,捣蛋时再怎么在兴头上,只要薛遥拉扯劝说两句,小皇子就乖巧了。

这小子看上去大大咧咧不懂算计,恐怕内里城府深不可测。

到了第四天,粮价又上涨了五文。

薛遥还是按兵不动。

六皇子苦闷极了。

他习惯把一切事情的失败往自己头上揽责任,尤其是之前还被骗了几两银子,买了几十袋子虫粮。

太子这回要是筹粮失败,六皇子八成要难过几个月。

太子其实也很郁闷,不知道薛遥这孩子究竟在搞什么鬼。

但是太子殿下能怎么办呢?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中等粮市价都他妈上七百文了,再贵点也无所谓,反正他都买不起。

还是哄弟弟去吧。

太子爷带着六皇子去逛集市,六皇子把薛遥也拉上了。

薛遥其实更郁闷,因为这件事,责任他都扛下了,他自己的小命都陷在里头,哪有心思逛街?

其实他对自己的办法挺有信心,只是事关重大,没有什么事能有百分百成功的把握,他也想过两个结果。

最好的结果,是把粮价压到五百五十文左右。

最坏的结果,是失败后粮价飞涨,让太子爷被迫放弃这次购粮。

把这要命的变法推后或取消,对太子而言,那是塞翁失马,对薛遥而言,搞砸了这么大的事,恐怕要挨板子。

心里不是滋味,一路上,两个皇子和薛遥都心不在焉,随意聊一聊杭州的风土人情。

路过一家大酒楼时,里头传来女人悠扬的歌声。

已经不想再没话找话地太子,提议进酒楼听唱。

三个人找了个客少的位置坐下来,可以安静的想自己的心事了。

这种安静对薛遥而言很难熬,抬眼偷偷看太子,发现太子眉头微蹙着,显然还在担心粮价不断上涨的事情。

薛遥也没想到太子会这么沉得住气,完全放手,不问他究竟布置了什么样的套。

这份信任让薛遥十分感动,心里也想让太子安下心,就开口道“殿下不必担忧……”

太子和六皇子眼睛“唰”的一亮,同时看向薛遥,等他给出不必担忧的理由!

薛遥话说一半,想到自己并没有十成把握让粮价掉回去,就只能话锋一转,安慰道“吉人自有天相!”

“……”两位皇子更绝望了。

现在只能看天命了吗!

就在这时,酒楼北边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女人的歌声也停下了。

薛遥转头看去,就见一个锦衣华服的男人带着一群小厮,爬到唱台上,淫笑着拉扯逗弄歌姬。

“公子!求您放开我!”歌姬被几个男人拉扯住手腕,拼命挣扎。

一见有人闹事,酒楼里的客官们纷纷留下铜板结帐走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