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红楼之公主无双 > 第249章 番外⑧

第249章 番外⑧(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朝天子一朝臣, 即便是太上皇禅位给当今皇帝, 皇位交替顺利, 新皇登基之后, 一批旧臣也招到了贬谪,新皇提拔了一批自己的人,奖赏了一批跟随自己多年的有功之臣。

其中,荣阳侯贾赦就被擢升为荣国公, 侯府终于又恢复了公府的荣耀。

能够升爵, 荣国公府及隔壁的宁安侯府都知道这是贾赦与新帝从小的交情, 也从侧面可以看出, 新帝对自己人确实非常大方。

月亮西落, 太阳升起, 新的一天又是开始了。

荣国公府,现在的当家夫人玄雅郡主起身之后,便把自己才一岁大点的女儿也收拾妥当抱起来了。

玄雅郡主在再嫁给贾赦之后, 也没有想着再生一个孩子,但偏偏孩子就来了,这是他们大房唯一的嫡女贾琼。

最近这段时间, 老太太免了两个儿媳妇的请安, 玄雅郡主懒得搭理老太太的心思, 整个公府权利在她手上, 任凭老太太和二太太想做什么, 只要不太过分, 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没看见。

玄雅郡主和前夫的两个孩子, 儿子叫刘瑞,女儿叫刘琳,兄妹俩的字都是从王字旁,合该了和贾琏、贾琼是一家人。

“琼儿,没睡醒么?”玄雅郡主抱着女儿,看她小小的人儿揉着眼睛,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不免觉得好笑。

贾琼摇头,奶声奶气道:“睡醒了。”顿了一下,有点困惑的样子,揉了一下眼睛,依旧道:“还是困。”

春困秋乏夏打盹,已经入夏了,白天时长变长,小孩子本就觉多,被她从床上挖起来,可不是还困么?

从内室出来,正厅里已经来了三个孩子,刘瑞、贾琏和刘琳三兄妹,刘瑞年长,已经十六岁了,贾琏和刘琳同龄,不过贾琏比刘琳大三个月,兄妹三人感情不错,特别是对贾琼这个亲妹妹,三人那是要多喜欢就有多喜欢。

“给母亲请安。”三兄妹规规矩矩给母亲请了安,但起身之后,便就不成样子了,除了刘瑞,贾琏和刘琳都蹦跶到玄雅郡主身边,抢着要抱妹妹。

“妹妹,哥哥抱。”贾琏被刘琳一拐就挤了出来,刘琳抢抱过妹妹,笑吟吟道:“还是我抱,三哥你手忙脚乱,抱不稳琼儿的。”

现在荣国公府第三代不是一起排名的,而是大房和二房各排各的,大房正在的贾家小主子除了贾琏,就是贾琼,也就是贾赦有血缘关系的孩子就这两个,是京城出了名的子嗣不丰。

而二房倒是出人意料,除了贾珠和贾元春之外,还有两个庶出姑娘,一个庶出少爷,都是贾政的通房生的,为此二太太王氏没少磋磨姨娘,尤其是生下庶子的姨娘,每天天不亮就要到二太太的院子服侍二太太,否则更多的惩罚就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领。

不过这几个月二太太顾不得后院的姨娘和庶出子女了,她怀孕了,已经九个来月,预产期在四月份,这月底就要生产了。为了不让腹中的孩子出现差错,二太太便免了姨娘的服侍和庶出子女的请安,每天呆在院子里养胎,毕竟她也年纪不小了,不好好养胎,说不定生产时,一尸两命那就糟糕了。

玄雅郡主带着儿女逗趣了几句之后,便领着他们去荣安堂给老太太请安,一路上母子几人有说有笑,分外和睦,但在进了荣安堂之后,脸上表情就收敛了起来,变得一本正经起来了。

老太太贾史氏正在一众丫鬟和婆子的奉承之下,喜笑颜开,听到丫鬟的传唤之声,她面前半坐在绣墩上的看起来面容和善的嬷嬷便起身告辞了。

这是贾史氏的陪嫁丫鬟,嫁给贾代善身边的小厮,荣国府上下称之为赖嬷嬷。当然赖嬷嬷以前在荣国府就等于第二个主子,毕竟老太太身边的小猫小狗比金贵的少爷小姐还金贵了,何况还是老太太身边最受宠的嬷嬷。

但这种好日子在玄雅郡主嫁进来之后就没有了,可以说赖嬷嬷一家对玄雅郡主是又恨又惧,但惧怕居多,毕竟玄雅郡主是宗室郡主,赖家就算再想做点什么,在试探过后,便很快收起了爪子,不敢得罪玄雅郡主。

玄雅郡主在嫁进荣国府之后,不过三个月时间就把荣国府上下换了一遍,所有下人不敢向以前那么偷懒耍滑了,而主子支使丫鬟跑腿,还必须得赏钱这样的事情也没有了,倒是年底会有奖金……

不过玄雅郡主没有动老太太院子里的人,但整个荣国公府都焕然一新,荣安堂里面的丫鬟、嬷嬷、小厮就算想遵循以前的规矩,没人应承没人附和,就只能不了了之了。

现在荣国府的下人都知道老太太的院子不是个好去处,老太太虽然大方,但也只是对她身边最亲近的丫鬟大方,其他洒扫嬷嬷、跑腿丫鬟全都没有好处,只能拿着每个月定额的月俸,年中或者年底的奖励并没有他们的份,于是有点门路的人都会赶紧跑路,不会留在荣安堂了。

久而久之,荣安堂的下人就全是贾史氏从外面买回来的,卖身契全都在她的手上,或者用工契约在她手上,每个月她给下人发月俸,不劳烦府里费心,当然每个月公账上会支给荣安堂一笔银钱,多或者少,玄雅郡主都没有过问,由着老太太自己发号施令。

丫鬟卷起大红的门帘子,出来的赖嬷嬷恰好和玄雅郡主撞面,她往门帘子后面退了一步,并未出口,只福身行礼,玄雅郡主只是颔首一下,领着儿女就进了屋子。

刘瑞、刘琳和贾琏心中吐槽,祖母年纪一大把了,偏爱大红大绿,还喜爱人多,整个荣安堂这么小小一块院子,就有二十多个人伺候,从进了院子,满眼都是花花绿绿的丫鬟,看得伤眼睛。

贾史氏对刘瑞刘琳兄妹是面子情,对待贾琏这个亲孙子就要多一份真情,而对贾琼这个亲孙女也是一样,多了一份真情,但再亲的祖孙情谊碰上二房的贾珠和贾元春就会显得非常脆弱。

玄雅郡主领着儿女还未坐多久,二太太在儿子和女儿的搀扶下来荣安堂给老太太请安来了,后面还跟着三个庶子庶女,三个庶子庶女就像鹌鹑似的,低着头走路,好似前头有什么妖魔鬼怪一般。

贾珠年已十八岁,已经定亲,未婚妻李氏是皇家书院的先生,预备明年成亲。

国子监被皇家改革,改为皇家书院,重新整顿之后,里面不再是勋贵子弟混日子的地方了,分为男学和女学,宫学被融入到其中了,自然以前国子监的学生也被筛选了一遍,考核没有过关的统统都被遣退了。

二太太年纪不小了,这一胎怀得比较艰难,整个人浮肿得不行,双腿堪比象腿,走起路来颤颤巍巍,让人不管从哪方面看见都觉得胆颤。

自从二太太怀孕之后,大房的人就避免和她在同一个场合,像贾琏他们远远看见行了礼就逃之夭夭,根本不会留下来,就怕二太太突然生产,到时候除了问题赖在他们身上。

此番请安也是如此,很快玄雅郡主就领着儿女走了,当然二房的人也没有久呆,贾史氏看王氏这肚子,真是怕得不行,很快就让丫鬟扶着王氏回西院了,她留下了大孙子大孙女说话。

贾元春和贾琏、刘琳同龄,但她是大年初一的生辰,理所当然是姐姐,现在也已经十三岁了。

贾史氏留下大孙女,是询问大孙女在皇家书院的学习情况如何?在贾史氏心目中,女孩子最好的年华就在十四五岁,所以这两年一定要把婚事定下来,过了这两年就滞销了。

她倒是想让大孙女当皇妃,但太熙帝后宫已经许久没有进新人了,而太子还小,更没有机会,那么她就把目光放在了三位还未成年的皇叔身上,作为国公府嫡长孙女,她自信孙女完全匹配得上郡王之尊。

近来因为王氏怀孕之事,贾史氏不得不搁浅外出夫人外交的机会,她准备等王氏生产之后,就着力带着孙女参加各种宴会,尤其是几位太妃,相信她们的眼光和她一样好,定能发现孙女的长处。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过去,转眼就是四月底,一个阳光普照的一天,二太太王氏生产了,虽然王氏力竭晕过去了,但平安诞下一子。

但最让贾史氏欣喜的是,小孙子嘴上含着一块宝玉出生,最开始玉很小,小孙子出生之后,把玉从他嘴里拿出来之后,玉就变大了,宝玉正面、背面的字迹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贾史氏立即把小孙子抱到了荣安堂,作为最有福气的诰命,她要亲自抚养这个最有福气的孙子。

玄雅郡主本没有当一回事,哪知道不过一夜醒来,她的好婆婆把二房刚出生的三少爷贾瑛衔玉而生的消息传得满京城都是,玄雅郡主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然后索性不管了,任凭她们婆媳去折腾。

玄雅郡主不作为,贾史氏想为宝贝孙子大办洗三和满月的希望破灭了,但她还是想出来了一招,在满月之际,让人兑换了一箩筐的铜钱,挨着街道撒钱,把原委讲出去,让拾钱的贫穷人唤宝玉。

这下贾宝玉衔玉而生之名誉骤然被传遍整个京城,且还在往京城之外辐射。

皇家一丝一毫动静都没有,太上皇刚从宫里出来,听到孙大同讲起时,就当是笑料,一笑而过。

太熙帝忙得很,谁有空去管一个大臣之子衔玉而生到底福气是不是比皇家人大的事情。

宗室王爷、王妃们听过之后,一笑而过,“衔玉而生的大福气?咱们只是普通人,担不起那样的福气。”

一辆马车晃晃悠悠的从京城北城门进城,后面跟着十多辆车队,每辆车都装载得满满的,这是姬七紫从草原回来带回来的特产和货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