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八零年代金满仓 > 第151章

第151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五章

乡间小路上洒着白色的纸, 剪成圆圆形状, 中间有一个孔。

这是X县的风俗, 死人的时候要扔纸铜钱, 意思是让死者捡了这些钱好上路, 留着到阴间那边去花。

邱成才站在路边, 看着一张纸铜钱朝自己飞了过来, 有些厌恶,伸出脚来踩了踩,那张纸铜钱被他的鞋子压到了泥里。

白色的纸铜钱上沾着黑色的泥土, 瞬间显得很脏。

唐建党快走了几步,朝前边跑了过去,邱成才慢吞吞的走在后边。

唐振林和李阿珍都是不招人喜欢的, 邱成才并不觉得悲伤。

当他走到自家门口, 他奶奶正站在地坪上看热闹,X县这边有人过世必然要做几天道场, 喊了道士师父过来做法师, 还有当地的一些本地戏班子过来唱戏。

唐家的地坪里搭了一个台子, 有几个浓妆艳抹的人站在戏台上咿咿呀呀的唱着, 旁边站了一圈看热闹的人, 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戏台子上, 躺在棺椁里的唐振林没有成为众人议论的焦点,棺材前边放着一个盆子,里头烧了钱纸, 唐大根和唐二根跪在灵前, 不住的朝里边扔着钱纸,火苗腾腾的冒着光,烤得人的脸红通通的。

“奶奶!”

刘秀芝转头一看,见着长孙站在那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成才?你啥时候回来的?”

邱成才回来之前没打电话回来,家里没装电话,特地让人从镇上跑过来喊他们去镇政府那边接电话实在没必要——他只打算呆一个晚上就走,万一他娘接了电话,念叨着让他到家里多住两天怎么办?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样拒绝。

所以,他的出现对于奶奶刘秀芝来说,长孙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那样,“扑通”一声,他就在自己眼前了。

“我回来有一天了。”邱成才走到刘秀芝面前,嘴巴朝隔壁唐家呶了呶:“丽姐姐结婚,他家没人去送亲,所以我回来了。”

“啊?美丽结婚了?啥时候?”

“今天,我刚刚才从她男人家里回来。”邱成才笑了笑:“是她单位的同事,人挺好的。”

刘秀芝懵懵懂懂的看了看隔壁唐家,那里正唱戏唱得热闹。

“这老头子咋就这么会挑日子呐,害得美丽结婚都没人去送亲!”刘秀芝埋怨了一句,转过头来看了一眼邱成才:“那你给红包了没有?按理说咱们也该要去喝喜酒的,这么多年的邻居,美丽这孩子又命苦。”

“奶奶,您放心,我这点礼节还是懂的。”

和刘秀芝交谈了两句,邱成才朝自己屋子里走了去,路过他娘林淑英的房间时,他停住脚看了一眼。

或许是外边唱戏的声音太吵,站在外边竟然听不到缝纫机咔嗒咔嗒的声音,然而站在门口的时候,他看到了林淑英正埋头在踩着缝纫机,一块布料从针头下慢慢的退了出来,咔嗒咔嗒的声音停下时,布料吊了一半在外头,林淑英拿着剪刀把线头给剪掉。

“妈!”

邱成才走进了屋子:“您休息一会儿吧。”

林淑英抬头,看到儿子竟然站在自己面前,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感觉好像是在做梦,她伸手揉了揉,眨了眨眼睛再睁开,邱成才确实还是站在她面前。

“成才!”林淑英冲到了门口,一把抓住了邱成才的手:“你回来了?”

“是啊,妈妈,我回来了,但是明天就要回上海了。”邱成才低头看着林淑英,才几个月不见,感觉到母亲的眼角又多了几条皱纹。

母亲太辛苦了,他到时候一定要将母亲接到上海去住,不让她再如此操劳。

“怎么这样赶啊?”林淑英不免抱怨了一句,下午到家,明天就走,这也太快了一点吧,就住一个晚上?林淑英拉着邱成才的手不放:“外婆身体还好吧?”

“还行,上次跟您说过她眼睛要做手术,已经做过了,恢复得挺不错。”

“啊,那就好。”林淑英松了一口气,拉着邱成才走到缝纫机边坐下:“我要帮人赶一件衣裳出来,你到这里和我说说话。”

母子俩絮絮叨叨的说了些上海的事情,林淑英很担心嫂子方淑媛对邱成才不好,毕竟上次母亲说给邱成才留一个房间,她就摆出了那么一副臭脸,这让她心里一直不舒服,回来以后很久都不能释怀,总觉得方秀媛会使坏。

“最近有没有去外婆家?舅妈对你……还好吧?”

“有什么好不好的,都没怎么跟她说过话。”邱成才笑了笑:“妈妈,你放心好了,我知道该怎么做的。”

“知道就好,我就怕你会得罪人。”

林淑英看了一眼邱成才,儿子长大了呢。

“怎么今天回来明天走,这样仓促?你们放了几天假啊?”林淑英很不舍的看着自己的儿子,觉得时光真是仓促,怎么才回来就要走呢,就不能多住一个晚上?

“妈妈,我们三天假,我昨天就回来了。”

“什么?三天假?”林淑英吃了一惊:“那昨天你去哪里了?怎么没回家?”

林淑英的心里一紧,马上想到了那个叫杨宁馨的女孩。

该不会是去她家住着了吧?成才越来越过分了,以前还老老实实呆在家,要进城还会和她说一句,自从寒假正月初五那次以后,他就大胆多了,竟然不跟家里说,直接呆在县城里头了。

上次问他住在哪里,只说是同学家,可是林淑英却敏感的想到了肯定是在杨家。

他没说错,杨宁馨是他的同学,一直都是。

这还八字没一撇呢,那边还是个小姑娘,竟然就夜不归宿了,林淑英很担心,很煎熬,又很鄙视杨宁馨,不过十四五岁的人,就能这样勾着人,实在不是一个好女孩。

“妈妈,今天隔壁丽姐姐结婚,我给她去送亲了。”邱成才看到林淑英脸上阴晴变化不定,赶紧跟她解释原因:“因为三牛昨晚也去县城了,我得陪着他。”

“美丽结婚了?”

林淑英怔了怔,她对这事一无所知,唐大根夫妻俩根本就没提起过。

或许也是没机会提,毕竟唐振林刚刚过世,红白喜事肯定不会连续做的,林淑英停下脚,听了听外头的动静,鞭炮闹腾得欢快,敲锣打鼓的声音也很欢实。

“妈妈,丽姐姐结婚,她爹娘都没去送亲,就三牛一个去县城了,孤零零的,为了凑个热闹,我就陪着三牛一块儿去送亲了。”

林淑英瞥了他一眼:“还有别的人吧?”

邱成才低下了头:“有,小六也去了,因为她是丽姐姐的妹妹。”

林淑英怔了怔,不错,那个杨宁馨完全有理由有资格去,毕竟她也是唐大根的亲骨肉。只不过这一去,岂不是主动承认了唐大根陈春花就是她的亲生父母?以后要是被唐家给粘上,这又不好说了。

像唐家这种,吸干闺女的血来养儿子的,指不定以后还会要来找杨宁馨,到时候成才不是跟着要倒霉?

邱成才完全没有想到他妈林淑英竟然会发散性思维,看到她一脸沉思,还以为是在考虑手下这块布变成衣裳的问题。

“妈妈,你做衣裳吧,我先不打扰你了。”

刚刚起身想走,林淑英却喊住了他:“你去哪里?不陪着妈妈多说话儿话?”

邱成才无奈,只能又坐了下来,这回聊天重点发生了转移,从上海转到了旺兴村,林淑英把这几个月村里发生的事情一一告诉邱成才听。

“隔壁那两个老的,瞧着一天不如一天,哎呀呀,那个啥尿毒症可真是吓人,看着一个人渐渐的就变了,全身都发黑!”林淑英一边摇头一边踩着缝纫机:“死前那两天,晚上都是低声的吼,有走夜路过去的说,听着他的身子在墙壁上擦,跟那些老牛被苍蝇叮了痒得不行要在墙边滚一样。我琢磨着,应该是很痛吧,痛的忍不住才会这样。”

邱成才听着也是感叹,没想到唐振林死的时候这样难受。

“听你爷爷说,那天中午过去看他,瞧着全身好像都肿了,他身上盖着的那床线毯都被他揪出了两个洞,人一直哼哼唧唧,有时嗷嗷的叫,吊着一口气就是说不想死,想见着孙子娶媳妇,想看到曾孙子,那个姓李的,躺在旁边椅子里就在抹眼泪。”

“没办法,他们又没钱去看病,还能怎样?”邱成才没敢仔细去想,这尿毒症还真是够折腾人的。

“哪有钱?”林淑英摇了摇头:“老二心狠,一分钱都不给拿过来,只说正月家里亏了不少钱,他们两个老的活了这么久也差不多了,应该留着钱给孙子娶媳妇,不能白白糟蹋钱给他们买药吃。”

据林淑英说,医院的医生说了,要是有钱做透析大概能多活个三五年,要是啥都不弄那最多活一年,可唐振林从医院回来,才熬了两三个月就去了,为啥去得这么快,跟唐二根一家关系重大。

唐二根的媳妇李彩云,那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原先她对公公婆婆还有些畏惧,可后来唐振林病了,李阿珍瘫了,她就神气起来,每天里敲着脸盆在旁边指桑骂槐,一会儿说树上那只老喜鹊快到时候还不肯落气,要把小喜鹊的粮食都吃光了,一会儿又骂家里养的那条狗只是瘫在地上睡觉不肯去干活:“看家护院不出力,每天只知道摊尸,每年这么多谷子养着,这是要把我们家吃穷啊!”

唐振林和李阿珍听着老二媳妇这么骂,心里难受得不行,每天只是怄气,又不能冲到隔壁去追着李彩云打骂,只好把气撒在了陈春花身上。

可是万万没想到陈春花好像也硬了不少,以前她软弱可欺,现在却变得强硬了许多。

李阿珍让她去隔壁唐二根家问着拿钱去买药,陈春花只是看了她一眼冷冷的回答:“谁生了病谁去讨钱,我们做得够意思了,大根挣的钱都给你们俩买药了,我们吃糠咽菜都快接济不上了。”

陈春花心里头很难过,医生都说了唐振林的病没救了,可是唐大根还是要朝这个无底洞里填钱,除了每个月攒十块钱下来准备还给向春生,其余的一大半都送到了医院。

已经好不起来了,还要朝里边送钱,这不是想让她和三牛饿死吗!

陈春花气得直抹眼泪,恨不得自己也能去县城找个零工做着,多少能挣点钱来贴补家用——唐大根那点钱真不够塞牙缝的,要不是这世上好心人多,她和三牛吃饭都成了问题!

第三百九十六章

很久以前,因为杨宁馨的一个建议,让大塘中学有了这样的优良传统:根据期末统考成绩,免掉优秀学生的伙食费。物质奖励丰厚,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高,所以每一年的统考,大塘中学在乡镇中学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首创这个制度的肖校长,因为领导有方,没多久就被调走,去了县城的一所初中当校长,随着新校长的到来,这个优良传统就断掉了——倒不是新校长不支持这种模式,主要是改革开放以后,大家都追求经济效益,大塘中学的食堂也外包了,不再是以前那种学校自己办食堂模式,老板们都在想着怎么挣钱,根本不会考虑到给贫困学生贴补的事情。

而且那些年因为教育改革的乱象,专家们给出指导意见,不要唯分数论英雄,必须让学生们快乐学习,所以改革开放以后的那几年,X县教育局为了赶时髦,也没有组织统一的考试,上边放松,学学,不想学就玩耍,老师们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也没有人想着挖空心思给学生们开小灶辅导。

没有统考,也就没有表彰奖励优秀学生的重大举措,大塘中学的奖励机制彻底报废。

大塘中学的食堂外包以后,饭菜比原来要好一些了,老板人还算不错,心肠不黑,虽然挣钱,但也顾及到了学生,菜都是用的新鲜货,变着花样炒菜,学生们都喜欢吃食堂,说比自家的菜好吃多了。

唐建党也眼馋食堂的饭菜,可家里穷,实在是没有办法,他只能每天带饭去食堂里蒸着吃。有一天大塘中学的校长提早去食堂吃饭,无意发现蒸笼的一个角落里放着一个小小的陶瓷饭碗,里边有一碗米糠混合在一起的饭,饭上头只放了两片青菜叶子。

校长感到十分震惊:“这是谁的饭菜?”

“初一一个叫唐建党的学生,他家里穷,吃不起饭。”食堂的阿姨叹着气:“也是老板好心,每次让我们给他的饭上舀一点油汤浇着,吃起来有滋味一点。”

穷到米饭里还掺着糠?校长简直不敢相信,他找了唐建党来了解情况,明白了他的处境,家里穷到几乎没米下锅,当即和那个食堂老板说了一句,以后不收钱,让唐建党在学校里免费吃饭。

“一天三餐都给他免费吃,食堂里要是贴补不起来,我来贴!”

尽管校长表态说他来贴补,可食堂老板怎么也不会让他出钱——敢让校长贴补,那他下学期就别想包食堂了。

就这样,唐建党每天三餐都在学校里解决。

空着肚子走到学校,赶去学校吃点剩饭剩菜把肚子填饱,下午做了作业以后到食堂吃了晚饭再回家——晚饭他会把饭留出一半,带回家给陈春花吃。

兔子逼急了会咬人,人被逼到绝境上了肯定也会有变化,这几个月里的省吃俭用,让陈春花已经无法按捺住自己的滔天怒火,李阿珍命令她去隔壁要钱的时候,她索性不理不睬,被李阿珍骂得急了也会还口。

唐振林听着陈春花说“谁生了病谁去讨钱”那句话实在有些不舒服,那是怪他们不该活在这世上咯?他气得抓住放在躺椅旁边的拐杖,颤颤巍巍的想站起来,他想要好好的教训一下儿媳妇——看着他和李阿珍都生病了就可以肆无忌惮了不是?不教训她就不知道尊卑大小了!

可是,他摸着老半天使不上劲,一双腿颤啊颤的,就是站不起来。

陈春花站在躺椅旁边看着公公和婆婆,脸上露出了不屑一顾的神情。

以前她害怕他们,公公脾气大,动不动就喜欢打人,婆婆也一样,不仅动手而且嘴巴厉害,咒人的话可以骂上半小时不闭嘴。可现在,这两个昔日在她眼里的厉害人都蔫了,公公站不起来了,婆婆瘫痪动不了,那张厉害的嘴巴现在也哑火了,最开始出院的时候根本就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个多月总算是能说话了,可却没有以前利索,说一句话要想老半天,而且语速也很慢,一个字一个字朝外边蹦。

要不是怕唐大根责怪,陈春花真希望能让这两个老家伙躺到旁边自生自灭。

每天还要帮他们洗脸喂饭端屎端尿,过上几天还得给他们洗澡擦身子,鼻子下好像总是有一股浓浓的尿骚味——这日子真是够了!

不仅是陈春花自己觉得累,就是旺兴村的人看着也替她觉得累。林淑英不干活的空档出去串门,看着陈春花扶着公公婆婆放到外边躺椅上,心里就觉得有些悲伤,陈春花这是前辈子欠了唐家的不成,做牛做马似乎没个尽头。

“这下总算是解脱了一半。”

看到唐振林死了,林淑英挺替陈春花感到高兴,这老东西可算是死了,要不非得把陈春花折腾死。

陈春花曾经向她哭诉过,那时候唐振林身子还没这么糟糕的时候,有一次李阿珍去外边菜地里了,唐振林喊她去扶他起来,陈春花才搭了一把手,唐振林就伸手摸上了她的胸,陈春花懵了头,还没反应过来,唐振林的手又捏了一把,她气得不行,把唐振林用力推回到竹躺椅上,奔着回了自己房子。

陈春花不敢和唐大根说这事,说了也没用,第一他不会相信,第二估计他也不会反抗,可是陈春花心里憋屈得慌,总想找个贴心的人说一说。因为林淑英对她照顾得挺多,陈春花有一次没忍住,把这事告诉了林淑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