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八零年代金满仓 > 第64章

第64章(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四章

左亚辉调进县委宣传部, 跟刘部长无关。

那天刘部长正在办公, 通讯员过来发这一周行事历, 顺便告诉他,孙书记召开紧急会议,请县委几位部长赶紧去他办公室。

这个会议的主题是要扩大对ao主席思想的宣传,创建政治高度提升的社会氛围。

“这次省委下了指示, 要求大力宣传主席的思想, 不能默默无闻, 我听了兄弟县城的经验, 他们不仅仅只有宣传部, 还有文宣大队, 每年都有自己的红色戏剧舞推出,咱们县里的宣传大队只有几个写文章的, 宣传样式太单薄了, 咱们得要扩大宣传大队的力量,以多种形式来宣传主席的思想。”

刘部长有些莫名其妙, 虽然宣传大队只有几个隶属X县日报的队员, 可每年组织的活动也不少, 上次推出大型忠字舞,还被省委点名赞扬了呢, 怎么一定要还招收一批队员?

只是刘部长没有把心中的疑问提出来,毕竟大家都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的, 这里头的猫腻不用说也知道个几分, 大抵是要借着要扩大宣传大队来招人, 里边肯定有几个和孙书记有点牵扯。

左亚辉就是这样进的宣传大队。

她来宣传大队报到的第一天,特地跑到办公室去找刘部长:“刘部长,我来了!”

刘部长有些惊诧,他和左亚辉这个女孩并不熟悉,怎么她看起来和自己是老相识一样?只是,一个水灵灵的姑娘站在你面前,笑靥如花,你也不可能冷冰冰的对她,刘部长笑着点头:“小左同志,到了宣传大队就要发挥你自己的特长,好好的为我们X县的宣传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啊!”

左亚辉双脚并拢,两条腿笔直,朝着刘部长行了个军礼:“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首长交代的任务!”

她这个敬礼,庄重里带着一丝调皮,刘部长笑了笑,朝她挥了挥手:“你去吧。”

左亚辉有才能,而且很会处理人际关系,进宣传大队没多久,县委大院里都晓得有宣传大队有一位姓左的姑娘,很有能力,人又生得漂亮。

还没半年,书记办公室出了人事调动的表格,宣传大队的一位副队长被调去X县一家国企任宣传干事,左亚辉就替补成了副队长。半年之后,又升职称了大队长,兼在宣传部里任宣传干事。

这姑娘的升迁可真是顺利,刘部长至今都有些莫名其妙,不过是排了几出戏剧,怎么就混得这么风生水起,他看中的那个X县一支笔,到现在还是宣传大队的一个小小通讯员,在这个岗位上四五年了,还是通讯员。

这人和人之间真没法比,可能宣传大队需要形象,左亚辉比较符合这个对外宣传的好形象,所以把她拉拔上去了。

只不过……刘部长也曾听说过关于左亚辉的风言风语,但他并不想去深究,毕竟年轻好看的姑娘,有人在背后说闲话很正常,总有那么些人,自己上不去就想着去诋毁别人,也不去反思自己究竟哪些方面做得不好。

这次左亚辉和□□结婚,让县委大院里的人都不免暗地里揣测,只不过谁都没弄明白究竟是什么原因。按着左亚辉的性子,总得要嫁个有前途的,没想到她竟然会嫁给一个司机,即便是给孙书记开车,可他也只是一个司机啊!

或许是两人看上眼了,彼此有意吧。

这事情就如在平静的湖泊里投入一颗小石子,当一圈圈涟漪渐渐散去,水面又会恢复平静。左亚辉和□□结婚的这事情,也就被人议论了半个月,过了这半个月,新鲜事情多了,慢慢的也就被人忘记了。

杨宁馨觉得,这里头应该不是纯爱情那么简单,上次寒假她在宣传大队排练的时候,□□跑过来跟左亚辉吵架的事情,她还记得清清楚楚,左亚辉眼里根本就没有□□,更不可能是什么真爱。

可不管她有如何想不通,左亚辉还是嫁给了□□。□□似乎有旺妻运,和□□结婚以后左亚辉就步步高升,从宣传部的小干事快速的朝上爬行,才过了三年就爬到了宣传部分管文艺的副部长。

在杨宁馨小学毕业的那年暑假,孙书记上调去了地级市担任市委书记,X县县委大洗牌,左亚辉没有参与到这次洗牌里,她直接跨越了X县的洗牌,去了X市任宣传部文宣科的科长。

对于一个还只有二十七八岁的女青年来说,这个年纪爬到了正科的职务,简直是一般人不可想象的,杨宁馨觉得,总会有一些人,做出超乎想象的事情来,他们会用尽自己的全力朝上钻,别人觉得不可某些事情不可做到,可他们却成功了。

这一转眼,杨宁馨就和廖小梅在县委大院里捡了五年的废纸,翻了五年的废书,仓库里收着的书至少被她卖掉了靠墙的一长排。

管仓库的人换了三次,可每个仓库保管员都很喜欢她,谁都不曾为难过她。

杨宁馨小学毕业的这年暑假,刘部长已经不是X县的宣传部长,经过省委组织部的考核,他被调动担任X县的县长,兼任县委第一副书记。

“部长伯伯……”杨宁馨笑着看了看刘部长:“我现在是不是要喊你县长伯伯了?”

刘县长苦笑了一声:“随便你了。”

以他的敏锐感觉,国家好像有重要的事情要发生,他们这一批在x县担任了要职的人员,也不知道以后会有什么结果。

一切都在悄悄的发生改变,以前每天都要跳的忠字舞,现在不用跳了,大家伙儿见了面,也不用动不动就背那些语录了,说起话来平和多了,像是回到了若干年前的正常生活。

X县的县委大院里,情绪都没以前那样高昂了,原来见面问候充满激情,现在大家都沉默了许多——现在情况和以前不一样啦,一座高山慢慢的崛起,给了大家无穷无尽的压力。

毕竟现在县委大院里的人,很多都是踩着逼人才上来的,现在瞧着,很有可能会被别人又踩下去。刘部长觉得,就在这几年里,肯定会有一次大变革,那种人人情绪饱满,每天就拿着红宝书高声赞颂的日子快要过去了,以后中国的走向,谁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

然而,从第一报纸的社论来看,最近似乎又有某些新的变化,刘县长觉得此刻他的日子过得很艰难,简直是小心翼翼,完全不知道以后的走向会是怎样。

刘县长不知道,杨宁馨却清楚得很。

三起三落,现在才是第一次波浪攀升,而且很快就要到低谷,刚刚才见到的一线曙光,又将会被乌云笼罩。只不过这一切都将很快过去,在这一年里会有频繁的变动,随着巨浪滔滔,该出现的会出现,该被淘汰的会随着巨浪的拍打彻底沉淀下去,再也不见踪影。

历史总是在前进中的,所有的一切都会随着时光发生改变,以后的生活是现在的人所不能预料得到的,然而,要获得幸福生活,必须还要忍受最后的杂乱。

忍,再忍着,忍忍下去就能见到黎明的曙光。

“咱们来商量个事儿。”

七五年的七月,杨国平一家围在一起吃晚饭的时候,王月芽看了孙子孙女们一眼,对着几个儿子媳妇发了话:“去年大柱念了初中,今年该轮到狗蛋他们这一批了。给你们交个底儿,念初中的用度可比小学要多了不少,光是学费就涨到了五块一学期,一年得十块,大塘中学离得远,只能念寄宿,一个月的伙食费也得三四块,这么下来一年就得四五十,咱们家六个娃儿,要是一起念初中,那可供不起。”

“娘,我们家狗蛋和牛蛋不用去念书了,反正也就这样儿。”杨水生率先开了口:“成绩不好,念下去也没意思。”

熊芬赶紧踩了杨水生一脚。

这怎么行,为啥把念书这样的好事都给老大老三家捞着,她的两个娃儿就不能上学呢?

“我们家……”刘玲玲推了推杨土生,示意他表态,杨土生想了想,他家已经送了个大柱去念初中,要是再送二柱三柱,那可是沾了家里的大便宜,这样实在不好,家里怎么供养得起呢?

“爹,娘,小六肯定是要念书的……”杨土生才开口,熊芬这边就甩了个冷眼。

女娃儿念这么多书干啥,念完小学就差不多了,队上还有不少的女娃连学校的大门都没进过,小六能念完五年级,也亏得是家里经济宽裕,两个老人都宠着她。

“老二媳妇,咋的了?”王月芽看了一眼熊芬:“你要说啥哩?”

杨水生赶紧瞪了媳妇一眼:“说啥哩,这事情爹娘决定就行了。”

“我们家狗蛋牛蛋里头,总得去一个念书吧!”熊芬实在有些气不过,自家男人咋就总是不想为娃儿们争取呢,老大老三家都有人去念书,自家没有人去,那不是吃亏了?

“娘,要去牛蛋去,我可不去。”

狗蛋在一边摇脑袋:“书实在太难念了,我上午读了的东西,说不定下午就给忘记了。”

“狗蛋!”熊芬的脸色沉沉,没想到儿子这样不思进取。

第一百三十五章

“娘,怎么了?”

听到熊芬喊他,狗蛋抬起头来应了一句,手里的筷子没闲着,继续在扒拉着饭粒儿。

“你是杨家的长子,是要做大事的,怎么能不去上学?”熊芬气呼呼的,狗蛋牛蛋成绩差不多,牛蛋虽然略好一点,可也就是七十分上下波动,要说送着去念初中,估计两个都没资格,好歹狗蛋占了个长字,怎么着也该有他一份。

狗蛋含着一口饭,很茫然的样子:“做大事?啥事情?我保证能种好田,挣好多的工分!”

熊芬憋着一口气,差点要晕过去。

挣工分,这事儿可辛苦哩!要是能念上去,到时候弄个上大学的指标,念完大学分配工作,狗蛋可成吃国家粮的,和他爷爷大伯一样,国家发粮油折子,每个月都有工资。

听说那些拿了指标去念大学的,不一定成绩好,就看家庭出身和表现。杨家根正苗红,杨国平当年是贫民,解放时参加民兵立了功,这根可正得不能再正了,狗蛋思想好,纯良本分,在学校表现也不错哩,应该能挣出一个指标来。

杨国平和王月芽看了看狗蛋,叹了一口气:“狗蛋是不想念书的,别逼着他去念了,他想到家里种田挣工分,那就顺了他的意。”

“狗蛋不成,牛蛋总得去吧?”熊芬一张脸憋得通红,胳膊上头的肉晃晃的动:“总不至于哥哥弟弟家都有人念书,轮到我们就爹不疼娘不爱的吧。”

“我也不想念书……”牛蛋小声的说了一句。

为了跟着小六一块儿念书,他提前了一年入学,兄妹几个一起上学倒也挺有意思,可是时间久了,牛蛋和狗蛋就显现出共同特征来——脑筋转不过弯,笨,不是念书的料子。

狗蛋能够第二天就把前一天学到的东西忘光,牛蛋比他稍微好一点,知识记忆大概能有两天左右,比狗蛋“鱼的记忆”要好不少,可是这也挽救不了他的考试成绩,小学五年,他从来没考过八十分以上。

陈莲用了不少好的教学方法,可也没能提高狗蛋牛蛋的成绩,每学期的班主任评语,陈莲都会写上一句,诚实单纯。

确实,狗蛋牛蛋兄弟俩很诚实,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偷看旁边同学的答案,狗蛋更是诚实得在答题部分写上:这个题我不会做。

不知道为啥杨家几个娃儿,杨水生两个孩子没有杨土生的聪明,杨宁馨觉得,按照科学的解释,孩子的智力大部分遗传自母亲,可能这也间接说明了熊芬比较笨。

熊芬这个人,最喜欢计较,也想占小便宜,可每次都没能讨到好,这确实跟她的智力有点关系。她根本就不会看人脸色,也不会委婉行事,每次她才冒个头,就被杨国平和王月芽批评得说不出话来。

这一次,恐怕也是相同的结果吧。

杨宁馨端着饭碗,一副乖巧听话的模样坐在王月芽身边,一句话都没有说。

她用不着说话。

杨树生就她一个女儿,她的成绩又这么好,家里又宠着她,肯定是会要送她去念书的。

“爹,娘,不是我说啊,你们一碗水端不平的事情做得也挺多的,以前我都不计较,可这一回我却不能不计较了。”熊芬挺直了背,就像一只护崽的母鸡:“这可是关系到娃儿们的前途,水生老实,他这个做爹的不敢说话,我这个做娘的可不能不为娃儿们说话。”

王月芽瞥了她一眼,凉凉的说了一句:“那你说,我们听着哩,看看你怎么帮我们把这碗水端平。”

杨水生着急得额头上嘣出了汗珠子,一张脸黑里透着红。转过头冲着熊芬吼了一句:“你就不能少说两句?”

“娘都让我说了,我怎么能不说?”熊芬生气的用筷子敲了敲饭碗:“你看看,你看看,你们三兄弟都是爹娘生的,六个娃儿都是爹娘的孙子孙女,凭什么哪一家就要占强,哪家就得吃亏?大哥家里要把小六送过去,三弟家里头要送几个啊?至少大柱就已经念初中了吧?怎么轮到我们家,就一个都不能去呢?”

杨土生听到熊芬攀扯他,有些生气:“二嫂,你说的啥话哩,我们家送几个念书,那都是爹娘做主,还用得着你来管?”

他本来想说只送大柱一个去念初中就行,可被熊芬这样攀比着,心里头不舒服,索性不自己提出来了,就让爹娘说呗,爹娘说是谁就是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