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小说 >人在女尊战国,目标:大秦帝太后 > 第82章 诡变的战局

第82章 诡变的战局(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她们没有去支援阳泉君,而是拿下了宛城。

接着向鲁阳进军。

王翦见此,也放弃援助吕不韦。

拒鲁阳而守。

同时向咸阳城求援。

项燕从零阳向东进发,拿下兹方。

并且打算以江陵当做跳板,攻击吕不韦的后翼。

韩王见大势已去。

现在韩地完全是楚秦二国的战场。

当即让人前往咸阳。

愿降服于秦,称嬴子楚为帝。

只希望秦国能撤军。

不过,没等嬴子楚高兴,赵姬便帮她拒绝了。

攻打韩国,要的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臣服。

而是从内到外的属于。

它属于秦,也只能属于秦。

否则,纷争永远不会停止。

天下也永无宁日。

不等楚系势力有何意见。

赵姬挂榜请将。

命令驻守咸阳外四城之地的所有新兵,随时待命,准备支援吕不韦。

陇西郡太守之子,李信主动请缨。

揭榜挂帅。

本无建树之人,又太过年轻。

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尤其是楚系势力的反对。

赵姬力排众议,让嬴子楚下旨册封。

由李信带领咸阳城外四地的五万新兵,前去支援吕不韦。

于此同时。

防守函谷关的王贲(ben),带领函谷关七万老卒,前去支援王翦。

而被册封的内守腾,为了表忠心。

带领手下士卒,攻打新郑。

楚韩秦,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蒙骛这边倒是没什么进展。

遭受了魏国军队的殊死抵抗。

在济阳不得寸进。

赵勋则带领铁甲军,直接穿插,奔赴大梁。

时间转瞬即逝。

“怎么会复发?!”

秦王宫内。

赵姬强压着怒火,质问夏无且和孙尚。

身上的威严,让夏无且和孙尚不敢抬头。

“如今入冬。万疾骤起……。”

没等说完,赵姬便打断道:“什么万不万疾,我不关心。我只关心子楚能否被治好。”

“这……。”孙尚不敢说话。

年轻的夏无且低声说道:“王妃,我等不敢保证,请王妃做最坏的打算。”

如今攻韩之战,已经接近一年。

从入夏,打到了入冬。

韩国没打下来,倒是把嬴子楚熬得旧疾复发。

嬴子楚若是此时出事。

岂不是打击前方的士气。

赵姬压住怒火,对夏无且说道:“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要么治好大王,要么让大王撑过这场战争结束。不然,你就随大王去吧。”

他不想靠这种恐吓的手段,去逼迫别人。

那样是毫无作用且不明智的。

但是现在,也只有这个办法。

“诺!”

“退下吧。”

待两人退下,赵姬握着嬴子楚的手,看着她紧闭的双眼,低声呢喃道:“算我求你,你一定要撑下去。”

他想起什么,对宦官说道:“大王重病一事,不可让外人知晓。”

“我懂得。”

“知道就好。”赵姬接着说道:“去,传唤公子政前来。”

“诺。”

没过一会,嬴政匆匆而来。

见躺在病榻上的嬴子楚,焦急的走上前,“父亲,母亲这是……。”

“旧疾复发。”赵姬开口道:“你接替子楚,代为管理朝政。如今天气严寒,趁着水面没有结冰,速度安排人将取暖衣物从水路送至前线。”

“知道了,父亲。”

赵姬拉住嬴政的手,“政儿,虽然我不想说,但做好心理准备。也做好登基的准备。王位只能是你的,也必须是你的。”

他很严肃的说道:“还记得你小时候,我跟你说过的理想与信念吗?”

“孩儿时刻不忘。”

“记得就好。你下去吧,我想和你母亲单独待一会。”

“父亲。”

“嗯?”

“请保重身体。”

“放心好了。”赵姬一笑,“我还想看着你成为千古一帝。”

“我会努力的,父亲。”

为了破除僵局。

嬴政不仅将过冬的衣物,运输到前线。

还重新启用白起的部将。

让王陵带领驻守于赵秦边境的十万大军,前去支援围绕新郑的战场。

她将拿下新郑,视作破局的关键。

王稷,吕不韦,李信,王贲皆被楚国钳制。

而内守腾兵力不足以攻下新郑。

蒙骛的大军孤军深入。

虽然拖住了魏国支援韩国的脚步。

但难以啃下济阳这根硬骨头。

也无法支援韩国战场。

所以,破局的关键,只能在内守腾身上。

秦国需要尽快结束战斗。

如果还照原本计划,稳步推进。

秦国的确能嬴。

但一年内,是绝对分不出胜负的。

嬴子楚病重。

秦国现在缺的就是时间。

这场战斗,是该结束了。

要么拿下韩国,要么撤军。

撤军,不说赵姬不答应,嬴政也不想这么做。

明明在过一段时间,就能拿下韩国。

耗费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

扛住了魏国,楚国给予的压力。

就这么撤军,属实让人难以甘心。

嬴政打算集中力量,帮助内守腾拿下新郑。

新郑与大梁城相邻。

只要拿下新郑,东进可以威胁魏国的大梁城。

如今魏国兵力全都在济阳一带。

只要兵指大梁。

魏国绝对会慌。

甚至放弃济阳的部署,防守大梁。

西进可以帮助吕不韦击溃春申君。

而后一路向西,拿下柏山。

从而对景瑜,昭方的大军实施反向包围。

至于赵国会不会趁此机会,对秦发起进攻。

嬴政丝毫不担心。

她知道赵国实际的掌控权,在赵姬身上,也在大同交易所身上。

在嬴政的命令下。

王陵带领十万大军开拔,奔赴南阳。

在嬴政三天一封信的催促,以及王陵想要建功立业,证明自身的情况下。

接近两个月的路程。

仅二十多日,便赶到了南阳。

与内守腾汇聚一处,不计代价的攻打新郑。

楚国也派遣了十五万新兵,打算援助魏国。

剿灭蒙骛的军队。

嬴政的观点,是新郑是整场战局的关键。

那楚王的观点就是魏国。

新郑即将失守。

而且有吕不韦,王翦在。

无论再怎么支援,只会让战局成为更深的泥潭。

不仅毫无助力,还会让楚国被迫陷入与秦国对拼国力的单方面较量。

这对于楚国而言,是极其不明智的。

如果帮助魏国解决掉蒙骛。

纵然新郑失守。

韩国沦陷。

也能与魏国一起,拿下新郑。

并且可以趁机分食韩国的土地。

再者,楚国也能从与秦国单方面比拼国力的对峙。

变成与魏国一起与秦国比拼国力。

楚国耗费国力变弱了,魏国也得变弱。

秦国自然也不用说。

三方就又重新回到了原点。

运气好,楚老二变成楚老大。

运气不好,最起码楚老二还是楚老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