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中州新王(2 / 2)
夏都屹立万年,城中防御自然坚固。纵是夏烨军士强盛,也难以一次攻克。看着城中军械如雨而下,军士死伤惨重,夏烨也只能鸣金收兵,退了下来。
两家战罢,各自收敛己方尸体。看着依仗都城优势,却仍然如此伤亡,夏隆终是有些于心不忍。
身后的仲廉看着如此的夏隆,开口劝慰道:“陛下,切莫有妇人之仁。事端全是他夏烨挑起,唯有死战才可解当下危局,维护我夏朝正统啊。”
夏隆点点头:“相父,纵是如此,羽箭雷火也尽数用尽,接下来叫军士拿什么守城?”
“陛下无虑,适才如此攻势,他夏烨定然会中了我的疑兵之计,不敢再贸然攻城。我们只要等到援军赶来,便有反败为胜的机会。”
如仲廉所料不差,夏烨与众人围坐在中军大帐内正商议着解决办法。各个面色凝重,不发一语。
“还没有查到是哪家军队来援吗?”夏烨冷脸问道。
众人无人开口,各自将头底下,避开夏烨的目光。夏烨皱着眉头道:“秦将军,你不该说些什么吗?”
被点名的秦羽,抬头行了军礼后开口道:“陛下,派出去的人已经查的很清楚,并未有哪方军候前来。就连毗邻的几家王侯,末将也有探查,依旧是查不出丝毫,城中的援军就如从天而降一般。”
“城中的探子呢,可有消息传出?”夏烨再问。
秦羽连忙起身跪下,开口道:“末将无能,城门紧闭,对方又手守卫森严,派出去的探子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秦羽说完,不见夏烨开口,自是久久不敢起身。自己身负军中情报要职,如今已然开战,还未摸清敌方阵营,秦羽自知失职之罪。
良久,夏烨才开口道:“起来吧,此事也不全怪你。我大哥身旁有仲廉内个老东西在,他一心想要封锁消息的话,你却是难以知晓。但你身负情报要职,罪责难逃。军中赏罚分明,回去自领二十军棍,戴罪立功。”
秦羽起身谢过,对于自己的失职这二十军棍却是轻了许多。
一番商议过后,夏烨遣散了众人,独自坐在大帐中对着身后的阴影自语道:“先生,学生怕是又得麻烦您老人家了。”
夏烨说完,自阴影中曾经与夜晓在洛城相遇的圣王老者走了出来,朝夏烨看了一眼道:“我若出手,你如何对世人园下此事?日后又如何为王?”
老者说完,夏烨面色冰冷下来,开口道:“先生无需插手战事,但若是杀一文人,学生还是有百种方法去堵住天下人的口舌。”
夏烨冰冷的声音在大帐中消失,老者也随着声响消失不见,大帐内再度剩下夏烨一人。夏烨目光变的锐利,盯着前方自语道:“大哥,没了仲廉,看你又如何守得住!”
入夜的夏都,有了夏烨的围困也不再如之前灯火通明,宵禁中各家紧闭门户,只有几只巡逻队举着火把游走在夏都街道内。
一道身影突然掠过,走过的数十巡逻军士却是丝毫没有察觉到。当那道身影站在一个烫金大字书写的“仲宅”二字前,老者才停下来看了一眼,便飘身进了宅院。
烛火摇曳,一道正在审阅公文,不时写上几笔的身影映在窗上。当最后一个守卫悄无声息的倒下后,老者才推开了仲廉的书房,走了进来。
看到老者的身影,仲廉便已知道自己的结果,放下手中笔墨,挺直身子,面向老者。
看着如此的仲廉,老者心中也是不忍,开口道:“你可以选择活着,你有治世之才,谁更适合为新君,无需我一修道之人多说。”
仲廉叹了口气,心中自知老者用意,也清楚相比夏隆,夏烨更适合坐这中州王。只是自己的一身文骨,却是不允许自己择优而主,而是选择为正统坚持下去。
仲廉不说话,老者便以明了其心意,叹了口气缓步走了上来,抬起的手掌迟迟没有落下,最后开口道:“你应该清楚,纵是老夫不出手结果也是一样。你为何执意向死而生?”
“动手吧。道不同,不相为谋。”仲廉满面正色开口道。
掌风落下后,老者整理好仲廉的尸身,慢慢关上房门,离开夏都,直奔城外军帐。
军帐中的夏烨,不见仲廉尾随,便以知结果。没有多说半句,继续处理着手中军务。
天明。
夏烨再次披挂黄金甲走出军帐。军队兵临城下,城上却没有了往日的箭雨相迎。
城门缓缓开启,面带哀伤的夏隆携百官走了出来。看此场景,夏烨笑了笑,驱动座下战马迎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