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穿越王府后长生不死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孟门的剑

第一百八十二章 孟门的剑(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年纪大些的,望着远处的金棺沉默了下来。

他们亲历天命、永安、宣昭三朝,深知秦国今日的不易。

年轻些的,正是抛头颅洒热血的阶段。

他们沐浴在陛下的荣光里,那是作为大秦子民的骄傲。

不只咸阳,便是列国之地都有百姓凭吊,当然也会有人替他哭泣。

所有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大秦宣昭帝的哀思与愤恨。

……

出了孝期。

一切归于平常。

元始帝手中掌握黑冰台的力量,又师从丞相与太尉,在朝中说一不二。

他效仿先帝,早早明确皇位的归属。

出了丧期,他即率领朝臣前往雍城,祭拜历代先祖,册封嫡长子李孝基为太子。

而后,元始帝再次下旨,以廷尉姚庆担任太子之师。

拟完这封圣旨,元始帝扶额静歇。

脑中忽然回忆宣昭帝临终前的种种,特别是那句“兄长”

他两眼微垂,面露思索,自喃自语。

“纵观朝堂上下,能被父皇称作兄长的,怕也只有靖王叔了吧。”

“父皇未尽之言,或与靖王叔有关。”

思虑至此,元始帝就犯难了。

他早先问过雍丘侯,有关靖王下落的事。

雍丘侯只是摇头,直言靖王若不欲见人,则普天之下无人可寻。

临末了,雍丘侯还给出猜测。

前些日子列国贼首接连身死,或是靖王出手了。

这猜测不是没有依据的。

列国贼人行迹隐秘,黑冰台人手遍布天下,饶是如此都查无所获。

也只有靖王的测算之法,才能这般轻易找出他们,逐个灭杀。

元始帝对此深以为然。

想到这,他将佩着的小木剑取出。

这是得自靖王叔的。

元始帝低喃,“父皇驾崩,只余靖王叔最为亲厚……”

他眼神闪动,像是作出了某个决定。

次日。

元始帝下旨,宣鲁王李墨进宫,与太子一同在廷尉麾下听教。

没有伴读之名,因不合礼制,可这更甚伴读之实。

旨意传达,却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对。

大家心底门清儿。

说白了,这是天子降恩自家子侄,此乃帝王家事,无可厚非。

背后看似寡淡如水,却是诸多因果串联,都是人情世故哩!

昔日靖王对丞相有活命之恩,丞相不会为难靖王之孙。

至于荆国公,若论亲缘,他才是鲁王的祖父。

也就那些愣头青,才觉得鲁王年幼可欺,上赶着寻死。

所谓愣头青,指的不是朝中官员,而是那些游离咸阳街巷的失意读书人。

他们找不到门路投奔上官,如今听闻鲁王年幼,顿时起了别样的心思。

只是,还不待秦宗室出手。

圣贤孟子的几位弟子先领着门生冲出来了。

他们抽出背后的长剑,欲要叫这群不要脸的家伙知道何谓儒者之怒!

若李常笑在这,目睹此情此景,定然大感欣慰。

不枉他日复一日感化孟夫子的那群弟子。

虽没能忽悠得性恶论,但他们最后还是落入了公羊氏的墨池,学会动手解决问题。

儒者的剑,并不是为杀戮而生,只是为了增添些说话的分量。

当然,用来打人也不错。

咸阳街巷趴着的那群读书人今天就见识到了。

孟门的师徒知道轻重,未下死手。

不过就是砍断帽缨,劈碎粗袍,顺带用剑柄把人敲晕了过去,仅此而已。

再多就不礼貌了。

孟门师徒离去后,有巡街的士卒到场,将他们抬到城外。

城中各派贤者听闻此事,并未觉得不妥当。

在他们看来,背后嚼舌根子的活计,既然做了还被发现,那就得挨唾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