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又是熟人啊(2 / 2)
至于这个陈式,除了同样性别为男,同样睡过无数女人之外,并没有任何共同点。
陈式的相好几乎都是寡妇,他先后娶的四任妻子也都是寡妇,每次彻底分手,陈式都会给相好留下一笔钱财,陈式一生穷困潦倒。但是他也有一个大新闻,他未来会从军,立下了一些功劳,他的儿子有机会直接入京大营直属的御林军为皇家侍卫。
陈式回京后发现他的闺女陈娥在夫家受尽欺辱,便用这个名额换了人调停,让女儿和离回家。他的儿子陈彩明亦无怨言。
时京城人都说陈式太宠女儿,为女儿牺牲儿子的将来,未免妇人之仁等等。
可巫明丽所看见的陈式,既有立功的本事,又有爱护家人的德行,还知道在规则之外变通,不是死守着陈规旧律的古板人,非常可用。巫明丽又勾了两个后来小有成就的名字,只不像陈式和吴徽那么出名罢了,最后划掉了一个。
李琚又问:“这个人是保延侯的孙儿,那年出去打猎,还打了只狐狸呢,为何划掉他呢?”
巫明丽当然不能说这个人上辈子娶了小鸾,又不珍惜,最后全家获罪被抄,还连累小鸾成了罪奴,若不是于青把女儿买回去,还不知道小鸾以后怎样呢。
这个张灿其实是读书人,别看他家是武勋,他自己还真不是。他和薛芹一样,一旦老太太没了,分了家,就要变成旁支了,所以张灿的父母非常希望他能考科举考出个进身来。无奈他全家读书都不太行,无论男女老少,都没开窍。张灿读书不知气走了多少个老师呢!
这样的人家,指婚指来个于鸾那样的非常聪慧、又通晓四书五经、做的一手好文章的姑娘,简直是祖坟着火,十八辈子的运气都花这儿了,大凡是个正常人家,不都得指望姑娘好好教育子女么?
张灿家偏不,小鸾读书好,落在张灿眼里非但不能落得好,反而还激起了张灿以及张家父母的嫉妒之心。
三年后小鸾出嫁了,再没过过一天好日子。平日里读书写字,被丈夫说是“肤浅卖弄”,被公公提点“女子无才便是德”,被婆婆阴阳怪气“女人们正事不干,非要和你男人比个高低,搅家精引来的丧门星!”
不过这父母孩子三人,倒不只是针对小鸾,他们对张灿的子女也是一样的苛刻。一年三百六十天,必须要上三百六十天的学,天天背书写文章,一天都不能落下,几个孩子都被压迫得喘不过气来,个个儿形销骨立。
有那么一次,因除夕守岁晚了,张灿的长子没来得及写文章,小鸾怕他被责骂,就代他写了一篇交上去了事。
不想夫子对小鸾代写的文章十分赞赏,说是“贵府上有这么一个文曲星,也该是改换门庭的时候了”。
张家娃儿倒是老实,如实说“原是母亲作的,究竟是好在哪里呢?”
夫子大为惋惜,便以小鸾的文章为例,讲解了一番如何破题。
这件事传到张灿耳朵里,他可不会觉得老婆这么能耐,他面上有光,他只觉得丢了面子,一个女人怎么能比他能耐,怎么能不给他脸面,怎么能出风头,被人夸奖?
张灿把小鸾的右手打骨折了。
偏偏那时候于青也正被新帝猜忌,是最郁郁不得志的时候,眼睁睁看着女儿受尽了折磨,他上门去要说法,反而被保延侯府打了出来。
还好保延侯府很快就垮了,不然还真不知道小鸾能不能熬到回家的那天。
此人既然没得半点本事,又有个比针尖还小的心眼,对自己的枕边人都能下那样的狠手,巫明丽疯了才会要他。
巫明丽道:“这个人不好,嫉贤妒能,你回忆回忆,当你们提到比他强的同辈子弟,他说过人家好话吗?”
李琚并没有实际见过张灿,只听师兄弟们说这个人文武双全,细想来,只有“说说”,没见有什么真正的事迹。
李琚道:“划了划了,世上能干的人多了,他恨得过来么!”
“世人多狭隘,难得心胸宽广。好弟弟,这是你的优点。遇到比你强的人,你会听他们的话,甚至崇拜他们,拜他们做师父,从不会因为自己不如人就嫉妒别个。连我有时候都会嫉妒荷香、金环她们貌美,可你不会,你比我强多了。”
巫明丽说着,将剩下的名字打上“待定”的三角形,交还给李琚:“剩下这些,就辛苦你了,你再去打听打听吧。咱们得凑出来四班人,每班总得有两三个正经侍卫吧。”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